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 > 绿色奥运

中国环保进入“预警时代” 被人利用抵制奥运


  2006年6月15日,江苏省无锡市鼋头渚风景区太湖边部分水域积聚了大量的蓝藻。近日,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蓝藻的生长进入高峰期,太湖部分水域漂满厚厚的蓝藻,发出一股腥臭味。据介绍,蓝藻的出现主要是有机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所致。 新华社发(张立伟 摄)


  9月2日,合肥市南淝河入巢湖口段水草丛生。 近期,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8月份安徽省重点流域水质月报,报告显示巢湖湖区水质由上月中度污染降为重度污染,水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 新华社发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中国水资源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极端水旱灾害事件呈频发与并发趋势。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中国缺水近400亿立方米。

  土壤、大气环境亦不容乐观。由于担心北京空气质量影响健康,一些国家甚至建议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不要提前到京,而有的国家和组织要求部分奥运项目异地举行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还多;我国的沙化及强沙化趋势土地面积达45.3亿亩,占国土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上世纪末的三大环境突变灾难(1996年黄河断流266天、1998年全国洪水泛滥、2000年全国沙尘暴频发)、2005年末的松花江污染和今年江苏无锡的太湖蓝藻暴发导致的水荒事件,不仅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产生一波又一波恐慌,也使国际社会针对我国的环境责难加剧。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环境保护到了极其严峻的时刻,已经临界进入预警时代。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800多亿元,占GDP的10%左右;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我国占了16个;世界银行中国污染报告称,中国每年约有75万人由于空气污染而早亡。

  这些数据和征兆说明,中国将迎来环境灾难高发期。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非常的、坚决的措施,若干年内我国将面临环境灾难,其规模、频度、严重性将史无前例,将非常严重地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一些国际观察家也警告说,环保问题将是中国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进入预警时代的中国环保需要上、中、下完全贯通的大动作,不可懈怠。可以说,预警对象选择、全新的预警方法研究和创新的预警模型建立,需要上至中央决策,中至环境管理、行政保障、财政支持,下至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具体实施。在不远的将来,如果我们能够对确定的中国环保高危城市、河流等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采取得当措施,确保其不出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将是中国的大幸。

  然而,最近《瞭望》新闻周刊的环保专题调研小分队赴多个省市采访时看到,一些地方的污染问题仍然严重,环保举措仍是说得多,做得少。记者所见所闻,更多的感触是痛心和忧心,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断然措施,我们的环境问题将带来难以逆转的灾难。

  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刘书云)



  

    “东污西移”的危险

  由于各地环保门槛不一,《瞭望》新闻周刊调研时发现,被东部地区淘汰的某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却被中西部地区以种种优惠政策引进,导致出现了“产业梯次转移,污染向纵深发展”的局面。>>>点击详细


  边界污染纠纷谁来担当

  《瞭望》新闻周刊环保调研小分队发现,两省、两市(县)乃至两乡镇之间的边界地区,日益成为污染多发区域和污染纠纷的集中处,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潜伏处。近年来,各地为处理边界污染纠纷问题尽了很多努力,也经历了不少“扯皮拉筋”的烦恼,折射出当前环保工作多重困境。>>>点击详细

  环保制度体系亟待创新

  在“节能减排”的部署下,怎样应对资源浪费严重、环保压力增大的局面?《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晋、冀、浙、鄂等地进行环保调研时发现,我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需要统筹经济与环保,调整当前不科学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不适应形势的环保政策与环保管理方法。>>>点击详细

  污染治本难题

漫画:毫不手软 新华社发
漫画:毫不手软 新华社发

  位于晋、陕、蒙、宁等省区的黄河“黑三角”地区,近年来形成了“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粗放式产业布局。在高层的多次过问后,各相关省区曾相继采取了治理措施。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7月份在这一区域调查时发现,这一地区污染依然严重,两岸污染“毒瘤”大量存在,随时可能反弹。>>>点击详细

  接连出手勒不住污染缰绳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最近在山西、河北、浙江和湖北等省,以及松花江流域进行环保调查时发现,近期我国接连出台规划环评、区域限批、节能减排和流域限批等政策,但并未能有效遏制住严重的污染形势。环保形势呈现出局部有所改善、全国不容乐观的局面。受访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如果环保状况如此持续下去,我国的生态危机将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 >>>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ruara)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