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000名报名的志愿者,他们在安徽报名,但是他们却分布在全国各地,香港、重庆、武汉、哈尔滨、广州等,为了一个奥运梦想,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大家庭。从哈尔滨四度南下的淮北女孩王维更是不辞劳苦。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那时候的王维还是个初中生。“当时我就想着可以去当个志愿者,我真的很想为奥运会出力,而我又不可能作为运动员参赛。”当时王维就和家里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家里人也都双手赞成。安徽开始招募志愿者的时候,黑龙江尚未开始,王维的妈妈就把表格快递给正在黑龙江大学读书的她,她再寄回来由妈妈在淮北替她报名,也就由此开始了自己四次南下的经历。
在黑龙江大学学习西班牙语的王维共经历了五次选拔,淮北地区进行了三次选拔,选出25人进入全省复赛。只有淮北的第二轮王维进行了电话考试,其余四次她都是从哈尔滨赶回淮北和合肥。现在忙着期末考试的王维说,“我有一门课向老师申请缓考了,其他的还没什么影响。”
因为实在太远,王维的每一次选拔之旅都有很多故事,颇有些“生死”时速的感受。“从哈尔滨到淮北我在徐州转车,到合肥我在北京转车,每次都是和时间赛跑,害怕赶不上换乘的火车,要花费一天一夜都不止,现在我对铁路时刻表再熟悉不过。”本次总决选前两天王维突然接到面试电话,第二天一大早考试提前交卷后就匆匆奔向火车站,然后让北京的同学帮忙买了到合肥的火车票,在火车站匆匆“接头”后上了开往合肥的火车:“老天还是保佑我的,每一趟火车都没有晚点。”
本组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狄万勇 采写
(责任编辑:风雪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