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穿了十几年、二十年的国家队队服,“跳水女皇”高敏喜欢干练的打扮,游泳冠军乐靖宜爱穿粉色系休闲装,“神枪手”杨凌偏好简单T恤衫,角色转换了,但心底里那份奥运情愫,从未褪色。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前,做一名普通观众、享受幸福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为奥运加油,他们向全社会传递着这种轻松、自然而又充满热情的迎奥运的方式。
潜水 宣传绿色奥运
如数家珍曾经的辉煌,不是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冠军乐靖宜的风格。参加了多少次奥运宣传活动,乐靖宜数不清、也记不清了。在公众面前,她更乐意以普通人的姿态,推广一种自然的生活理念,“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大家理解绿色奥运的意义。”
探访百年沉船、骑在海龟背上、亲吻珊瑚,这两年,天生爱冒险的乐靖宜喜欢上了潜水。她还记得,第一次潜水时的经历,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叹为观止。“我当时被五彩鱼儿包围,还看到不少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鲨鱼也在我身边自在穿梭。”说到最爱,乐靖宜滔滔不绝。
乐靖宜有一个习惯,每次在水底下看到垃圾,都会将它带走,留下的,只是自己呼吸时的泡沫。“潜水是一项绿色运动。”乐靖宜道出潜水的意义,“参与这项运动,我想告诉大家,要爱护环境。”
等到2008年8月8日,乐靖宜将弥补她运动员时代的唯一遗憾。“我一定要去现场看一看开幕式。”要知道,乐靖宜参加的100米自由泳比赛都是在首个比赛日进行,开幕式当晚,她只能在房间里休息。
“到时的感觉,应该比自己拿金牌还自豪吧。”乐靖宜美滋滋地说。
服务 推广科技奥运
戴上安全帽考察北京射击馆,穿上正装担任解说嘉宾,两届奥运射击冠军杨凌的角色转换很快,“以前奥运给我提供舞台,现在我是一名普通的后勤人员。”他要介绍的,是科技奥运。
从奠基、动工到完成,杨凌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奥运射击馆,每一次参观,都让他震撼。一旦有记者采访,他总会迫不及待地向公众介绍射击馆内的科技元素,“这是奥运历史上最好的一座射击馆,比如,它安装了呼吸幕墙,不仅能自动调节室温,还能节省能源。”杨凌的语速刚刚好,言词中传递着满腔的自豪感。
他还客串了一回记者,上电视向观众介绍射击馆。“我嘴皮子还不够溜,专业电视台记者当不了,不过,担任解说嘉宾还是可以的。我当年夺冠的10米移动靶项目被取消了,但我还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奥运加油。”
杨凌已经想好了,届时一定要告诉观众,如何观看射击比赛。“射击的残酷不为人知,缓慢冗长的表象下,是汹涌的心理起伏。”杨凌希望观众多替运动员着想,给他们留出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国射击队究竟有多少夺金点?杨凌还是那个意思,“运动员有夺金的责任,但是不好说能拿多少金牌,不要让他们背负太重的压力。”
公益 为奥运加速度
“我希望中国跳水军团能包揽8金,说保守点,6金没问题。”昨天,站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高敏热情洋溢的发言点燃了现场气氛。“是时候了,该给奥运加油提速了。”
连续7年坐稳世界第一宝座,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在家门口看祖国举办一届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才是高敏一生中最大的荣耀。高敏说:“北京奥运会要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人的能力,希望这届奥运会之后,会有人说:中国的奥运会今后很难超越。”
早在1992年,高敏便拍卖了世界游泳锦标赛的金牌,将所得款项捐献给奥组委,这一举动当时在运动界颇为少见。去年在宝钢,她与几百名小学生一起上课、做游戏,告诉他们,要多多锻炼,用健康的身体迎接奥运。今年,她还将担任奥运火炬手,并开始设想那种比夺冠更美妙的自豪感。
每一次参加奥运公益活动,淡妆的高敏满脸笑容、谈吐自如。自传《追梦》讲述的是高敏的跳水生涯,但她的奥运梦想没有终点。“我现在做的活动,是以一个奥运冠军的身份,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奥运加速。”
本报记者 陶邢莹
(责任编辑: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