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官方网站3月7日讯 今日上午,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实践培训试点启动仪式在西城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举行,拉开了残奥会志愿者实践培训的序幕。中残联副理事长、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程凯、北京团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等领导出席。部分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专家顾问团成员、29家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实践培训基地负责人、16所残奥会志愿者主责高校负责人、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师代表、残疾人、残奥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为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师代表颁发了证书,为残奥会志愿者实践培训基地颁授了铜牌。来自北京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的盲人按摩师王家骥和西城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白云良分别代表培训师和培训基地发言。
|
残奥会志愿者实践培训启动 29家单位已确定作为培训基地\与会领导为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师代表颁发证书 |
刘剑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他要求各高校、场馆和培训基地统筹规划,通力配合,共同做好残奥会志愿者实践培训,并作为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在赛会后形成社会助残和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启动仪式在志愿者与残疾人共同演唱的歌声中结束。随后,志愿者开始了在培训基地进行实践培训的第一课。
29家单位已确定作为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基地
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基地是志愿者进行实践培训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志愿者通过近距离接触残疾人,在与残疾人的互动中,提升人道主义情感,提高助残技能。该计划启动后,得到了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先后有43家单位提出成为培训基地的申请。志愿者部依托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专家顾问团,组织专家考察团对符合基本条件的37家申报单位进行了集中考察,目前已确定29个单位作为志愿者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分为综合性、考察型和实践性三种,主要位于城八区,类别齐全,分布比较均匀,既有城区的残疾人活动中心,也有基层街道、社区基地,还有专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文化机构。按就近就便原则,高校、场馆和培训基地将形成对接关系,实现高校、场馆与基地培训资源的优势互补,对3万名残奥会志愿者进行实践培训。
奥组委志愿者部将于近期出台《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基地指导意见》,规范基地实践培训工作,还将邀请专家对每个基地进行个性化培训方案设计,指导残奥会志愿者实践培训工作。(缪礼东)
(责任编辑:静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