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第1人 穆铁柱:亚洲第一篮球中锋
主角档案
籍贯:山东
身高:2.28米
运动经历:
作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篮球的顶梁柱,197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济南军区代表队,在20年的篮球运动生涯中,获得了无数荣誉,同时在那个时代也被誉为“亚洲第一篮球中锋”。
1999年,穆铁柱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篮球夺得了第一个亚运会冠军的头衔,他效力的“八一”队也成了当时中国篮坛的“独孤求败”。1987年,曾经在亚洲篮坛名噪一时的穆铁柱退役了,他为中国篮球创造了无数的荣誉。
一封信 一生缘
上世纪80年代,国家男篮主力中锋穆铁柱,就是众人崇拜的体育明星。
我在信纸上的最后落款是:一个篮球爱好者。用现在时髦话说,我那会儿就是他的“粉丝”。
那时,人们的通讯更多依赖的是信函。八一篮球队每周都能收到很多信。“一开始队里信也不多,可后来随着我们的比赛多起来,首都体育馆里每次都是人山人海,队里收到的信就渐渐多了起来。多的时候,我见过杨干事拎过来一大捆信。那时候也不兴叫球迷,叫观众,我根本没有空给观众一一回信。有时,我一看落款,看出是观众来信,就请杨干事帮忙拆开看看,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就不回信了。”穆铁柱一边说一边笑呵呵地冲着太太王专红看了看。
就是通过写信,王专红与穆铁柱相识、相爱并相伴至今。“我在信纸上的最后落款是:一个篮球爱好者。用现在时髦话说,我那会儿就是他的‘粉丝’。”王专红笑呵呵地解释。
他在球场上就是威风八面、势不可挡。写信给他,就是想赞美他,并没有别的意思。
由信函提起30年前的婚恋故事,穆铁柱乐了:“哈哈!当时也真是巧了。她写的那封观众来信,我根本没看到,只是杨干事告诉我说,他会带一个喜欢看我打球的北京姑娘到体育馆看球,让我仔细看看。说白了,就是相亲。可她都不知道相亲这回事。那时候门票很紧张,杨干事派人把她接到首都体育馆,我看到后,感觉挺好,就和她认识了。”
王专红出身工人家庭,父母自然也希望子女将来能成为“又专又红”的共和国接班人。所以光看那信封正面右下方的“王专红”,是很难判断出写信人的性别,那杨干事怎么能那么确定把她介绍给穆铁柱做相亲对象呢?在王专红看来,这一直是个谜。还是穆铁柱问到了详情:“杨干事说笔迹很秀气,一看就知道是姑娘写的。杨干事平时做事就特别细致。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王专红回忆说,当年她看球就就喜欢穆铁柱,他在球场上就是威风八面、势不可挡。写信给他,就是想赞美他,并没有别的意思。对于如今的“粉丝追星”,穆铁柱说,那个谁谁谁不顾一切地追一个香港明星,真是太丢脸了:“一个姑娘可能会发点疯,可全家都跟着发疯,就太可悲了。”
婚房是八一体工大队分给我们的,我就花了点积蓄添置了一些家具,婚宴钱,就用了70元。香烟和酒,是托朋友买的。
在和王专红相处后不久,穆铁柱发现对方“心肠好,特善良”,便有了成家的渴望。1979年下半年,在组织的关怀下,穆铁柱和王专红结婚了。穆铁柱说:“婚房是八一体工大队分给我们的,我就花了点积蓄添置了一些家具,婚宴钱,就用了70元。香烟和酒,是托朋友买的。那时有些紧俏商品,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中华香烟,我花了14元买了两条。茅台酒,我弄了一箱,最后还剩下两瓶,平时我不喝酒,所以我一直保存至今。”
王专红忙不迭地从橱柜里找出茅台,仔细端详着生产日期:“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工夫,我们孩子都这么大了,这酒还是当年我们结婚时的那瓶酒。”当年的婚礼在王专红看来虽然简单,但却十分温馨,“就跟小型的表彰会一样。”
王专红说,也有朋友出高价向铁柱买这两瓶陈年茅台,可他不乐意。穆铁柱说:“那都是朋友们开玩笑,他们明明知道这不是钱的问题。他们也不缺这酒,我也不缺这钱。只是,这酒和我们始终在一起,这么多年都一起过来了。”
我看叶莉不是看着姚明有钱才嫁给他的。看来,姚明也是好福气!
“按理说,姚明已经是大富翁了,叶莉花钱应该能宽松一些吧。可媒体上说,叶莉非常节约,那真是了不起。我看她不是看着姚明有钱才嫁给他的。看来,姚明也是好福气!”在回忆自己的结婚往事时,穆铁柱也不忘谈论姚明和叶莉的婚事。
王专红听着直乐:“我们结婚当年,我一个月能挣到80多块,你那时才59块。”穆铁柱笑着应道:“是!你那会儿常常加班,所以挣得多。”
[1] [2] [3] [4] [下一页]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