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日奥运专电 题:从顶级赛场到旅游休闲区 ——顺义水上公园等待奥运会后“变身”
新华社记者张薇
随着为期两天的马拉松游泳奥运资格赛6月1日结束,“好运北京”系列赛事最后一战就此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收官。
经历过赛艇和皮划艇奥运测试赛的考验,水上公园又迎来了游泳选手的亲身试水。由于马拉松游泳与皮划艇静水在同一水域进行比赛,水质问题成为本次资格赛的重点关注问题。
“水很干净,赛道也很清晰,我觉得这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女子比赛冠军、美国小将萨顿赛后表示。
保加利亚老将斯托伊切夫在夺得男子比赛金牌后也表示:“这里的水非常清,让我很容易把握比赛线路。”
“今年3、4月,国际泳联已经派官员来这里检测,确定水质完全符合标准。现在我们是赛前每三天测一次水质并上报,赛时每天检测并上报。”北京市顺义区奥运场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香东介绍道。
至于场馆及设施,16岁的萨顿说:“这里很漂亮,我真想不出来还有比这里更好的。”曾多次在公开水域游泳世锦赛上摘金并保持着横渡英吉利海峡最快纪录的斯托伊切夫说:“我们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里很棒,没什么可挑剔的。”
国际泳联副主席、奥运会马拉松游泳项目技术代表克鲁滕也表示,一切几近完美,只有一些小细节有待改进。
而在尽力为奥运参赛选手创造优越的比赛环境后,水上公园就将“变身”,转而为满足更多人的旅游休闲需求服务。
张香东透露,在保留举办国际比赛能力的基础上,奥运会后他们将对场馆设施进行改造。现在,他们正与多家外国企业进行谈判,规划,力求把水上公园打造成迪斯尼模式的乐园。
同时,张香东他们还有让水上公园超越迪斯尼的“野心”。“我们去了美国、法国以及日本的迪斯尼考察,发现这些乐园的内容基本都一样,”张香东说,“而我们除了效仿迪斯尼的模式,还要在场地西侧建立一个84公顷的研发基地,不断更新娱乐内容,争取让游客们每次来都有新鲜感。”
张香东表示,奥运会后,水上公园还是希望通过各种重大国际比赛来聚集人气,其他时间则将作为“娱乐大众”的乐园。(完)2008/06/01 17:1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