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艺术瓶冠军陈弈伟 |
手工绘制的可口可乐艺术瓶赠送给张韶涵 |
搜狐体育讯 2007年12月17日,可口可乐(云南)饮料有限公司隆重启动了[可口可乐]畅爽开始“锦绣中华‘瓶’我秀”——[可口可乐]弧形瓶“秀我家乡”设计大赛。可口可乐将通过这次活动,展现云南各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奥运契机,向世界展现中国,同时为老百姓又提供了一次亲密接触奥运的机会。
[可口可乐]弧形瓶“秀我家乡”设计大赛云南赛区在全省范围内面向公众公开征集作品。
[可口可乐]弧形瓶“秀我家乡”设计大赛将按创意、地方文化元素、艺术性、可口可乐品牌精神的体现等标准对作品进行评定,评审工作分初选、公众投票、决选三个阶段。获奖作品由云南赛区评委会评出,并在2008年3月底在www.icoke.cn网站上公布。
经过专家的评比,来自云南艺术学院设计专业四年级陈弈伟同学的作品《彝人》获得了本次[可口可乐]弧形瓶“秀我家乡”设计大赛的冠军。作品的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云南彝族的民族服饰,在介绍作品的设计理念时,陈弈伟同学骄傲地说,“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民族服饰就是其中之一;少数民族服饰是彩云之南的一道亮点,绚丽多彩,做工精致,点亮了家乡的山水、点亮了雪白的冬天、点亮了西南高原;我是楚雄人,我把家乡彝族的服饰特点进行了汲取,然后体现到了弧形瓶上”,“彝族服饰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鲜艳的配色与精美的刺绣,还有银饰的装点。在这次设计中,我将这些元素进行了融合”。
“奥运是和平、友爱、团结的象征,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把我们自己展现给全世界人民也是我们参与奥运的一种方式。” 作者如此诠释着自己参与奥运的信念。目前,云南赛区的冠军作品已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台湾、澳门共34个赛区的冠军作品一同,被制作成高2米的三维立体艺术瓶,与奥运的各个精彩时刻完美结合。奥运火炬接力过程中,它们将向全国、全世界展示各省市引以为傲的地方特色。奥运会期间,34只艺术瓶将齐聚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据预测,在比赛期间将有超过百万的国内、外观众亲临包括有鸟巢和水立方在内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可口可乐的34只“秀我家乡”艺术瓶,将直接让大众领略到“锦绣中华”各地的风采和神韵。奥运会结束后,这些艺术瓶将作为珍贵的可口可乐奥运遗产,珍藏于上海的可口可乐中国总部大楼。
可口可乐弧形瓶的故事
1915年,第一个弧形瓶在印地安那州的Root瓶装厂问世,当年设计弧形瓶的主要目的是要让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可口可乐的产品。
1915年11月16日,弧形瓶模具申请了专利。从此,可口可乐瓶装厂开始逐步用弧形瓶取代其之前使用的瓶子。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做弧形瓶的广告。弧形瓶首先出现在公司1918年的年历上,此后又陆续出现在杂志和报纸上。到1920年之前,可口可乐在全美所有的瓶装厂都使用了弧形瓶。
1923年12月25日(圣诞节),由于之前的专利权保护过期,可口可乐公司又重新为弧形瓶申请并获得了专利权。这种带有新专利的弧形瓶后来被称为“圣诞瓶”。
1931年,芝加哥艺术家Haddon Sundblom创作的圣诞老人拿着可口可乐瓶痛饮的形象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Sundblom也随之成为了经典“Sundlbom圣诞老人”形象的塑造者。
1937年,弧形瓶已经在全美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种独特的形象已经普遍同可口可乐联系在一起。
由于制瓶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可口可乐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对弧形瓶进行了若干改进。随着消费者对大容量可口可乐需求的增加,公司又在原来6.5盎司容量的基础上推出了大号装可乐。1955年,10、12、16、和26盎司装的弧形瓶相继问世。
1957年,制瓶技术的进步使得“应用颜色标签技术”(ACL)取代了将可口可乐标记凸刻在玻璃瓶上的作法。白色的ACL字体使得瓶体更为干净,也使得可口可乐的标志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出。
1960年,为了确保弧形瓶的专利一直为可口可乐所有,可口可乐公司获得了美国专利局授予弧形瓶商标权。尽管对产品包装进行商标设计的情况极为罕见,但可口可乐公司称弧形瓶是如此知名,以至于它本身即拥有了商标的地位。1960年4月12日,弧形瓶的商标权申请终于获得了批准,从此可以获得无限期的保护。
1961年,可口可乐公司首次推出了无需回收的玻璃瓶。那时,可口可乐已经被广泛地称之为“Coke”。1963年,“Coke”商标首次出现在弧形瓶上。
1994年,印地安那州政府在Root瓶装厂举行了纪念“可口可乐瓶诞生地”纪念仪式。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推出了新的20盎司的塑料弧形瓶。全球消费者对1994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各种容量的弧形瓶的反应证明可口可乐弧形瓶仍然同它刚推出一样深受欢迎。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以弧形瓶为载体,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们,以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特产为素材,创作成立体效果艺术瓶。这些风格迵异的艺术瓶以可口可乐弧形瓶为骨架,将各国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和观众的强烈兴趣。
可口可乐弧形瓶一直是同艺术和体育盛会紧密相连,2002年韩日世界杯和2003年澳大利亚橄榄球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都有它独具特色的身影。
时至今日,可口可乐弧形瓶已经问世90多年,它始终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与其它产品截然不同的、富有创意的产品包装,打动着一代又一代消费者的心。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象征着传世的经典与流行。
可口可乐艺术瓶的小故事
可口可乐瓶的故事很多。早在1914年,旨在收集和交换各种可口可乐瓶子的可口可乐瓶联盟便在美国亚特兰大市成立,该联盟的会员现在已经遍布全球。而最为人熟悉的弧形瓶,则出现于1915年至1916年间。可口可乐艺术瓶的出现,更使得艺术的元素注入了最为人熟知的饮料瓶,以展现和传递不同的人文信息,形成独具特色的可口可乐艺术瓶文化。
◆ 96年奥运会:对民俗艺术的礼赞
1996年,奥运会在可口可乐的“老家”——美国亚特兰大举行。作为国际奥委会长期的合作伙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将最能反映人类文化传统的民间艺术与最为人知的可口可乐瓶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关怀,也以另一种形式呼应了奥运“世界一家”精神。
经过全世界范围的选拔,可口可乐最终在亚特兰大展示了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们创作的立体效果艺术瓶。这些风格迵异的艺术瓶以可口可乐弧形瓶为骨架,以不同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和特产为素材,引起了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和观众的强烈兴趣。
在奥运会结束后,这些可口可乐艺术瓶还被送往欧洲各地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巡展。在巡展期间,又有一些新的作品加入了可口可乐艺术瓶的大家庭,艺术瓶的数量达到了70件,来自于60个国家和地区。最后这些艺术瓶又回到了亚特兰大,有些被收藏在可口可乐公司总部大楼,有些被收藏在亚特兰大“可口可乐世界”博物馆里。
◆ 艺术瓶:向世界“秀”自己
可口可乐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推出的艺术瓶是以“民间艺术”为主题。为了充分向世界展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可口可乐公司对艺术瓶制作的材料和大小均没有进行限制。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各国最终展示的艺术瓶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特色,不仅从材料上和大小上不同,其各自的形状也是千奇百异,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巴西选送的可口可乐艺术瓶内填充了五颜六色的海沙;柬埔寨的可口可乐艺术瓶用原木制成,外面饰以银、棉、布、和竹子等构成的民间图画;加拿大的艺术瓶以塑料泡沫为原料;以产铜著称的智利艺术家则做成了一个铜质可口可乐艺术瓶。
在造型方面,虽然所有的作品都必须以弧形瓶为骨架,但奥地利艺术家却别出心裁地给可口可乐瓶加装了一个圆形穹顶,并在里面安装了一个小风扇,吹动着里面的羽毛,造成大雪纷飞的景象。至于可口可乐瓶上的图画,更是千姿百态,但大都以各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为主题,如埃及的金字塔、澳大利亚的地貌和土著居民狂欢节、墨西哥的印地安文化等。
其中,中国选送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京剧脸谱”可口可乐艺术瓶也参加了展览,并获得各方的好评。这一作品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田常青设计绘制、“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昌教授的弟子著名雕塑家范英海雕塑而成。目前,该作品仍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藏在亚特兰大。
◆土耳其:可口可乐艺术瓶尽现精彩人生
2005年6位具有世界水准的土耳其时尚设计师首次走到了一起,以“生活”为主题,设计出六款不同风格的可口可乐艺术瓶。这些设计师们以可口可乐传统玻璃瓶的形状为设计骨架,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对90余年不变的弧形瓶进行重新诠释,并共同参加了一次可口可乐艺术瓶展览。
在这次展览上,可口可乐公司为每位设计师的作品生产了1万件玻璃瓶,并推出了印有这些艺术瓶的T恤衫。所有这些展品的销售收入都捐献给了由可口可乐公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发起的“生活+”青年基金。这一基金的宗旨是资助那些能够提高年轻人生活质量的项目。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