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奥运会上将使用的铅球 |
52天后的奥运会上,观众们感受到的是身处北京的奥运场馆,体验来自中国志愿者的服务。而另一个与以往奥运会不同的是,本届北京奥运会,将会有更多的印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奥运运动器械被搬到场馆内。为了让国产运动器械在奥运会赛场上达标,国内的运动器材制造商们很早就已经派技术研发小组到各个运动队,同队员以及教练沟通有关器械使用上的意见。一个多月后的北京奥运会,国产运动器械将接受来自各国及地区运动员的真正考验。
昨天,本报记者联系到了负责生产北京奥运会部分器材的泰山体育器材集团有限公司,据该公司营销部副总经理殷关群介绍,为了帮助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佳绩,目前国产的奥运器械制造商每天都要到队里观察队员训练,然后通过队员以及教练的反馈,对自己生产的奥运器材进行改善。
体操器材
■体操
领队:训练器材与赛时一样
奥运会期间将有很多国内品牌的体育器械登陆奥运赛场,但这对于体操队来说倒不用为了去适应国产器械操心。体操队使用的都是如单杠、平衡木等这样的大型器械,平时训练和奥运比赛时所用的器械完全一样。体操队领队张佩文表示:“我们队里用的就是泰山与荷兰厂家合资的器械,奥运时用的也是这个厂家的,所以平时的训练就跟奥运场上一样,这也省了我们需要去适应器械这一环节,现在队员们主要就是适应大赛气氛,调整心理,别的倒不用太担心。
厂家:奥运器材增加“中国红”
此次在体操器械方面,国产器械公司是选择跟荷兰某知名运动器材公司合作,共同完成制造器械的工作。而这家荷兰运动器材公司又是曾经参加过几次奥运会的知名公司,因此在性能方面无可挑剔。殷关群称,体操器材的唯一改动,就是在器材的外观颜色上会做一些变动。例如增加一些中国红的元素,使得体操器械多一些中国特征,另外在颜色对比上,此次的体操器材也会从运动员出发,使他们的视觉冲击不会太大,更有利于他们发挥出真实水平。 竞报记者侯佳婧
■跆拳道
队员:国产护具很习惯
“这国产护具没有太大不同,用着挺习惯的。”奥运冠军陈中说。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跆拳道队将首次统一使用国产护具。
陈中告诉记者,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跆拳道队使用的是阿迪达斯的护具,而今年在北京,他们却要第一次身着国产护具出战,这也让他们充满了自豪,“在自己的国家参加奥运会,用的还是自己国家生产的护具,这让我们觉得很骄傲。”
目前,中国跆拳道队正在天津韩家墅和法国队合练,女子跆拳道选手吴静钰告诉记者,她自己对这些国产护具非常习惯,“我本身出道晚,没有参加过前两届奥运会,印象中我一直使用的都是国产护具,我觉得挺习惯的。”“护具本身其实都差不多,”国家队陪练曾耿遵说,“它不像电子护具,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去适应,这个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不大。”
据悉,在本月下旬,国家跆拳道队将前往苏州,进行一个短期转训,为奥运会做最后的冲刺。 竞报记者李洁
厂家:增加垫子弹性防止受伤
由于跆拳道用垫的大小、厚度都有国际标准限制,因此在生产这类器材时,国产器械都要求很高的精准度,来保证比赛更科学、公正地进行。国产器械可以改善的,是增加垫子的弹性,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因为诸如跆拳道这样的比赛项目,运动员之间的对抗比较激烈,所以运动员受伤的概率也就随之加大。因此跆拳道垫子如果可以弹性大一些,就能给倒地的队员以一定的保护,避免手腕、臂弯等关节受伤,使比赛更安全地进行。竞报记者侯佳婧
跨栏栏架
■田径
队员:没感到器材变化
在北京奥运会上,纪伟将代表中国队参加男子110米栏的比赛。谈到栏架的变化,纪伟表示自己没有太大的感觉。“如果是栏间距测量不准发生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就会很大;但栏架的高度一般都不会变,上面都是有刻度的,对我们没什么影响。”纪伟说。他还透露,女子100米栏项目换了新型的栏架,而男子110米栏从训练到测试赛还都是旧的栏架,奥运会时应该也不会变。
天津小将王臣在不久之前的“好运北京”田径公开赛上获得了男子跳高的第二名,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跳高运动员一般都不会对栏架有太多的关注。“通常我们关注的是场地环境包括场地的形状与地面材质,”王臣说,“其他的对成绩和发挥都没有什么影响。”王臣表示,栏架精确高度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在实际比赛中,队员对一厘米之内的误差感觉都不大。 竞报记者杨萌
厂家:非人力拉杆提高精准度
一般人都会认为田径项目中的跨栏是固定高度,实则不然。每个项目跨栏的栏架高度都有所不同。这样在比赛中就存在一个跨栏高度升降的问题。在以往的奥运会上,跨栏高度的升降都是依靠人力完成的,即在栏架旁边有个标尺,它会帮助人们将栏架维持到正确的高度上。但这里存在的误差只能靠人的肉眼来甄别,这就使得栏架的升降不合乎标准。“本届奥运会上,我们将首次尝试用连动拉杆来改变跨栏栏架高度,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升降高度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使得裁判员的工作更轻便。”殷关群说。 竞报记者侯佳婧
■优势
国内器材注重保护运动员
据泰山体育器材集团有限公司营销部副总经理殷关群介绍,目前国内器材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标准,并且同国外器材毫无二致。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与国外器材不分伯仲。而相比于国外的奥运会器材,国内的器材要更注重保护运动员,避免运动员受伤。此外,国内器材在颜色、外观上也做了细微的人性化改变,这些都有助于运动员发挥真实的水平。
“我们的器材已经达到了国际最先进水平,如果说到优势,我觉得我们的器材更人性化一些。比如在器材的制作上我们会避免运动员受伤,更好地保护运动员。另外在颜色的选择上,我们也避免器材的颜色产生较大的视觉冲击,尽量选择些比较柔和的颜色,这样更适合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好成绩。”殷关群说。 竞报记者侯佳婧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