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北京奥运之路 > 第十集北京奥运群英谱 > 奥运群英谱资料

北京奥运群英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
“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

   “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

  李兴钢2002年,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派驻瑞士,与瑞士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公司联手设计方案,参加国家体育场的竞标,并最终入选,2003年,李兴钢成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

时年,他只有34岁。

  在出任“鸟巢”中方总设计师的这5年里,年轻的李兴钢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作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他既要跟业主、政府和奥组委等多方协调关系,又要跟外国的工程师和专业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同时要为数千张施工图纸一一签字;高强度的工作甚至让他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总是睡不好觉、完成最终图纸后住进了医院。

  如今回顾起这段“峥嵘岁月”,李兴钢对记者笑言:“一些媒体说我为"鸟巢"失眠两年,那是一种夸张。那段时间,我只是睡不好觉而已。我手中的这个工程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国家体育场,国家的重要事件、全世界的盛大聚会将要在这里举行。这是我的压力所在。压力和责任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工作的过程就是化解压力的过程。”

  回顾5年多来的心路历程,李兴钢坦言:“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但你如果一定要我挑出什么是最难忘的事情,还真是很困难。我不想说,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和遗憾,所有的得失都珍藏在我心中。我希望大家走进"鸟巢",好好地体会。”

  走进“鸟巢”,才能体验到“鸟巢”的味道,这是李兴钢在许多场合反复讲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显然不仅是针对设计师,也是针对每一个普通的观众讲的。“人们建一个体育场是因为一些人在那儿进行竞技,而另外一些人在周围捧场,我们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出发点来进行设计的,因此我们的设计就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设计。这个"内"就是看台以及赛场,我们设计的看台是碗形的看台。这个"外"就是给这个看台加一个外罩,把这个看台罩起来。我们最终找到了这样一种编织式的结构,它有点像自行车辐条的编织情况,48根大梁沿着中间的开口相切,然后一下下向后编织起来。这才有了鸟巢结构。鸟巢不是设计的原因,而是设计的一个结果。”李兴钢如此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

   李兴钢简介

  生于1969年,河北乐亭人,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98年赴法国留学,2003年1月,出任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目前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最年轻的副总建筑师,同时是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在他十多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曾荣获英国世界建筑提名奖、亚洲建筑推动奖、中国建筑艺术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项。他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discover)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