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百年奥运之光 > 第三集:奥林匹克人物志 > 奥林匹克人物志资料

中国奥林匹克史上第一人:从首次参加到首次夺金

  中国奥林匹克先生、北京申奥功臣:何振梁

何振梁
何振梁

  在中国申奥的艰难征程中,何振梁争取一切机会为中国申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又在策略方法上多方探求。申办2000年奥运会未果,何振梁潸然泪下令人动容;而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时,何振梁又一次流下激动的泪水。

  不夸张地说,何振梁见证了中国申奥的全部艰辛与荣耀。《何振梁——五环之路》由何振梁夫人、《人民日报》资深记者梁丽娟撰写,以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了何振梁的体育人生。

  失意蒙特卡洛———“我们只是失去了一个机会”

  力抗“抵制”中国风波

  一位海外华人对振梁说:“除了当年的抗日,大概就是这次(2000年)申办奥运会使海内外的华人不论是‘左中右’都团结在一起了。

”每当听到这样那样支持申办的消息,振梁常说:“我必须全力以赴,绝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否则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经过近3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1993年9月23日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举行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会上将投票选定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从各个途径得到的信息看,真是“胜利在望”。一次会议间隙时,萨马兰奇还私下里问振梁:“北京两字应如何准确发音?”尽管不断传来令人乐观的消息,但振梁仍坚持作两手准备,不敢有丝毫懈怠。

  17日下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举行会议。会议还未开始,萨马兰奇就让秘书把几则电讯稿送给振梁看。萨马兰奇在电讯稿上写了“何”字,并在后面打上了个大惊叹号。振梁看了电讯后吃了一惊,原来是几家通讯社分别从悉尼和蒙特卡洛发出消息,说张百发于8月31日在北京接受了澳大利亚特别广播公司电视台的采访。张说,如果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使北京申办失败,中国要抵制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加以报复。振梁不相信张百发会在这个敏感时刻,发表这种授人以柄的谈话。

  这件事在蒙特卡洛马上被“哄”成了最大新闻。几家电视台每小时一次播放“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新闻,还播出了澳大利亚电视台采访时的一些镜头来证明他们“言之有据”。西方几大通讯社一天几次地播放有关中国要抵制的消息,有的消息别有用心,说中国从来就把政治利益放在奥林匹克理想之上,以往就有过抵制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历史;说北京又在打政治牌,这次是想用抵制来“讹诈”国际奥委会以取得举办权。

  在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振梁对几百个记者开门见山地说明:“美国众议院关于反对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决议,是对奥林匹克事务的粗暴干涉,严重违反奥林匹克精神,我们坚决反对。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目的是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作贡献,促进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友谊与世界和平。不论表决的结果如何,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作贡献的立场将始终不渝。”记者继续追问“中国是否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正在积极训练不等于届时参加”、“你对张百发的讲话有何评论”等。振梁先用法语回答:“我不知道张百发先生有这类谈话,有关他的讲话显属误译误传。我想指出的是,我是中国奥委会的主席,我再重复一遍,不论蒙特卡洛的表决结果如何,我们将参加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他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穷追不舍的记者们终于不再提问。

  记住这一天

  1993年9月23日,天下着大雨。会上按抽签顺序,柏林、悉尼、曼彻斯特、北京、伊斯坦布尔依次向国际奥委会全会作陈述报告。北京的陈述是当日下午的第一个,北京代表团所有参加陈述的发言由振梁用法语和英语交替着串联起来。

  振梁的开场白很带感情。他说:“1981年,当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庄严地宣誓———我愿意竭尽所能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愿望,就是看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在我的祖国———中国举行。我的命运与我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少年时,有过苦难的岁月。进入青壮年后,经历过艰苦的磨炼,也享受过取得成就的欢乐。中年后,改革开放迎来了祖国和我个人的新前景。我们深信,奥运会属于所有国家,既属于发达国家,也属于发展中国家。把举办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将为奥运会开辟新的地平线,也将推动我们的发展进程。所有的申办城市都同样有能力办好2000年奥运会。但是,如果这个荣誉授予北京,我们将竭尽全力,使奥林匹克理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得到传播,并使奥林匹克主义的普遍性原则获得充分的体现。我们大家将因此共同达到新的奥林匹克地平线。”然后他逐个介绍参加陈述的每一个从不同角度谈北京申办的发言者。

  陈述结束后开始秘密投票。到第三轮时,北京是40票,悉尼是37票,曼彻斯特11票。这时振梁估计曼彻斯特的绝大多数支持者将会转而支持悉尼,北京已经没有获胜的希望。在投票会场里他转过身对坐在他右侧的第二副主席、澳大利亚委员高斯珀说:“我想我该向你祝贺了。”

  这一天晚上8时,最后一轮投票结束后,全体委员到路易二世体育馆参加投票结果宣布大会。会前,振梁曾同万嗣铨商量好,由万在他的旅馆门口等着,这里是振梁从会场到路易二世体育馆的必经之地。如果申办有望成功,振梁以向万微笑招手为号;如果没有希望,振梁将无任何表情和手势。天下着大雨,振梁在约定的旅馆门口没有见到万,而是在体育馆门口见万伫立在那里,满脸期待的表情。两人的眼睛对视了一下,振梁就转过脸去。进入体育馆,振梁对萨马兰奇说:“看来悉尼获得了主办权。”萨马兰奇说:“你怎么知道呢?也许是北京呢?信封打开之前,谁也难以确定谁家获胜。”振梁说:“不,曼彻斯特的支持者大多数将支持悉尼。”

  萨马兰奇最后一个走上主席台,他庄重地掏出决定申办命运的信封,拆开并取出表决结果,然后宣布:“胜利者是悉尼。”此时此刻,振梁感到特别难受。虽然一切在他意料之中,但看到台下的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同志们的表情似乎凝固住了时,他真感到受不了了。而全世界电视观众看到的是,振梁在主席台上大度地而不是沮丧地祝贺他身边的第二副主席、澳大利亚的高斯珀。

  从那一天到现在,振梁从来没有提过“申办失败”这几个字,而总是说“两票之差使我们失去了机会”。我们没有失败。

  那天大会后,振梁拖着身心交瘁的身子穿过拥挤的人群,感谢委员们的抚慰。他反复对自己说,坚持住,决不能垮下。深夜,当北京的女儿哭着来电话说她看了电视转播的全过程,她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她要我们多保重并说她爱我们。振梁原来一直憋着自己的感情,眼泪一晚上直在眼眶里打转,放下电话,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起来。

  决胜莫斯科———“我一生最大的快乐”

  人走茶凉?

  振梁永远不会忘记1993年9月23日那个令人沮丧的日子,不会忘记当时刊登在许多报刊上的那张定格了的照片。照片展示,体育界元老荣高棠和李梦华及王光美等其他不少人在北京听到申奥未果时的茫然和沮丧。这种失落的表情深深刺痛了振梁的心。他下定决心,在他有生之年,只要再有申办奥运会的机会,他一定要拼全力去争取把奥运会申办到手。

  1997年10月,萨马兰奇来上海出席我国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他看完开幕式后对振梁说:“在我任主席期间,国际奥委会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1996年百周年奥运会没有回到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而给了亚特兰大,另一个错误是2000年跨世纪奥运会给了悉尼而没有给北京。第一个错误我们已经纠正了,希望在我离任前,我们可以纠正第二个错误。”

  对振梁来说,在中华大地举办奥运会,一直是他多年的强烈心愿。振梁在国内已经“退居”二线,但仍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职务,他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退休年龄是80岁,但毕竟岁月催人老,他默默期待着我国早日再次申办奥运会,以便他精力尚算充沛时能去作最后的拼搏。

  但是世界是复杂的。中央决定北京市再度申办的消息,振梁只是几天后才有所风闻。振梁与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打了几十年交道,他比谁都更熟悉国际奥委会的人和事;他担任了多年国际奥委会执委和副主席,在国际奥委会中人缘好、威信高。委员们常说“何是国际奥委会中少有的没有‘敌人’的人”。这是申办城市求之不得的最优越的资源。可是,现实却不是那样。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没有人让振梁参与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可行性研究,没有人告诉他中央的决定,当然更没有人来问他“尚能饭否?”任何一个国家申办奥运会时唯恐本国的委员不出力、不积极发挥作用。振梁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有的人却不这样想。振梁的一些朋友气愤不过,对他说:“那些人迟早会在现实面前碰壁后转而求你‘出山’,那时你更主动。”振梁从来不是个耍心计的人。申办重任当前,他是坐等别人来找他‘出山’还是主动请缨?振梁选择了后者,他不能因少数人对他的态度而对申办甩手不管,他终于再次加入了申奥行动。

  “我不是在表演”

  2001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全会两个主要议题:选择2008年奥运会举办地点和选举国际奥委会的新主席,吸引了世界媒体的注意,众多记者云集莫斯科。

  7月13日是最关键的日子。

  这一天将决定2008年奥运会花落谁家。上午陈述的是大阪、巴黎和多伦多。下午陈述的是北京和伊斯坦布尔,北京的陈述由振梁主持。振梁在开场白后请李岚清副总理致词。李副总理以流利的英语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代表中国政府全力支持北京的申办。他许诺如经费不敷,中国政府将予补足,如有盈余,将建立一个奥林匹克友谊合作基金。接着是刘淇市长用英文介绍了北京市申办的计划和前景。这两位国家和市领导的英文发言效果都非常好,充分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一代领导人的形象。从当时会场的气氛,我觉察得出他们两人的致词已先声夺人。接下来袁伟民、王伟、楼大鹏、杨澜、邓亚萍和杨凌每个发言都很扎实、诚恳,显示了北京申办代表团的信心和认真,并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对奥运会的期盼。

  最后是振梁的结束语,他陈述的第一句话就抓住了大家的心。他说:“不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决定,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你们今天的决定可以通过体育运动促使世界和中国拥抱在一起,从而造福于全人类。”他交替着用英语和法语说出自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敬、对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长期梦想、对委员们的友谊和对他们选择的尊重以及发自内心的对他们投票的期待。最后他以平静而诚恳的语调说:“亲爱的同事们,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七年后的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听他发言时,我觉得嗓子眼都紧了,会场里特别安静地倾听振梁的发言。他发言刚结束,坐在我旁边的阿维兰热夫人(Anna-MariaHavelange)一面鼓掌一面用胳膊肘捅我说:“快鼓掌。”在满场的热烈掌声中我听见身后有位女士在大喊“Bravo!(棒极啦)”,我回头看,原来是都灵市冬季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意大利朋友艾弗琳娜。

  北京的陈述在气势磅礴的纪录片所掀起的高潮中结束。

  陈述结束后,是委员们的秘密投票。莫斯科时间下午6时,萨马兰奇庄严地走上讲台,拆开信封,宣布: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授予北京!

  北京市刘淇市长以及整个代表团欢呼着跳了起来,相互拥抱握手,祝贺胜利。从大屏幕上我看到会场里委员们排着长队走上主席台与振梁拥抱祝贺。我自己也被周围的委员夫人们紧紧围住,她们以亲吻和拥抱向我祝贺。

  委员们都高度评价北京的陈述,也为振梁的真诚所感动。美国委员德弗朗兹对他说:“你的话都说到我的心坎里了。”波兰委员泽温斯卡(IrenaSzewinska)告诉振梁:“听你说话时,我的喉咙都哽咽了。”爱开玩笑的德国委员巴赫对振梁说:“你是个杰出的演员,好莱坞应该与你签约。”振梁回答说:“我不是在表演,我只是说出我心里的话。”

  振梁和我冲出友人和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热情祝贺的重围,去出席散会后立即进行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振梁他在申奥胜利那一刻的个人感受。振梁深情地说:“我为我的国家而骄傲,我为我的人民而自豪。”我知道这是多年来深植于他内心的两句话。

  7月18日振梁和我悄悄从莫斯科返回北京,令振梁感动的是他的老领导、新中国体育奠基人贺龙元帅的最重要的助手荣高棠来机场迎接。荣老和振梁紧紧相拥、喜极而泣。荣老一生经历了各种坎坷和“文革”时期的折磨,从未见他流过泪,此时此刻他却为祖国人民实现了心愿而激动万分。这样的场合令很多在场的人不由也热泪盈眶。

  简介

  何振梁,男,1929年出生,浙江上虞人,大学毕业(上海震旦大学理工学院电机系)。现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

  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顾问,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国赛艇协会主席,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委员、副主席。奥林匹克团结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大众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种族隔离和奥林匹克主义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勋章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奥林匹克大会筹备委员会成员,百年奥林匹克大会——团结大会研究委员会委员,文化委员会主席。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顾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婧子)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