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洛阳9月4日奥运专电洛阳:九州腹地的文明之都
新华社记者单纯刚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之一。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千年帝都洛阳经历了一幕幕王朝更迭与时代变迁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一代代帝王将相与英雄豪杰的兴衰成败。105位皇帝在洛阳执掌国家大权,死后大都埋葬于此。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得“河图”而画八卦,夏禹拥“洛书”以制《洪范》。“河图洛书”一开中华文明之先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道教创始于此,儒教兴盛于此,佛教首传于此;西汉经学、魏晋玄学、宋代程朱理学皆形成于此;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诞生于此,这些都在推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代文人骚客,泼墨古刹,挥毫岩壁,为古城增添诗情画意。洛阳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53处,市县级650余处。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作为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一站,洛阳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近年来成果显著,3202个社区行政村里建起残疾人协会,每年无障碍设施改革达90多项,残疾人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累计有1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5万人次贫困残疾人接受了康复救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5%,6.9万残疾人受益就业保障金,目前洛阳市城镇劳动年龄段在业残疾人达3万人。洛阳市残疾人近年来在各项残疾人体育竞赛中摘得22枚金牌,社区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达100多个。近20%的残疾人经常性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残疾人体育项目以乒乓球、轮椅篮球见长。(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