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7月30日16:31 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王文章:保护工作不该是凝固静止的
搜狐体育讯 5月24日上午,在“非遗节”成都市图书馆二楼演讲厅,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文章,以《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为题,演讲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总体保护、科学原则。
报告指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而且也受到世界人民的热爱。近五六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全国的保护工作已由过去的“单一性项目保护”走向“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阶段,“这体现了我们的认识已日趋深入和科学。”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最根本也是最紧迫的是加强对‘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建立文化生态区和保护传承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分步实施,最终达到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目标。”
王文章认为:“鉴于‘非遗’的活态流变性,保护工作也不应该是凝固、静止的保护,应充分尊重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他强调,“应该为了发展而保护。”而准确科学地认定“非遗”项目是进行正确、有效保护的基础,“不是所有传统文化现象都是‘非遗’,认定前应该明辨其价值。”
“非遗节”专访王文章院长
初探现状 发展良好
记者:请谈谈目前对“非遗”的保护现状。
王文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的基础日渐狭窄,现代生活方式对它的消除,以及灾害性破坏、建设性破坏,都对其存在形态构成程度不同的危害。尤其是一些项目被确定为保护对象后,人们片面地去开发它的经济价值,如对古老村落的过度旅游开发和一些手工艺项目的大量机械复制,使这些项目显现的某种人类文明以及这种文明成长的过程,因我们的保护而消失。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许多已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项目,进行正确的抢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全面的整体性保护阶段,从单个项目到现在的全面的、整体的保护阶段。说明了国家、政府以及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逐渐走上了全面的、科学的道路。我们要重视国际间的合作,加强法规建设。200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进入全面、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特别会议的召开,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了长期、有效的保护工作,已上升为我国的一项文化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现实的和理论支持的依据。保护工作的需要和保护实践的发展,迫切呼唤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深化。尽管目前已经涌现了一批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其成果仍然显得薄弱。
保护意识薄弱令人痛心
记者:如何提高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王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保护,这是大家普遍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但首先还是属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抢救和保护的法律、政策,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形式正在消失,传统的记忆随着过度的开发正在消失,法律法规不能与其急迫性相适应,这是人们追求生活的基本条件,物质层面与经济利益的矛盾而造成的口传形式消失的必然性。只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成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丰富性,它体现的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决定了保护方式也应当是多样的。但是,保护方式的多样性,是以保持其原生态,保持其按内在规律自然衍变的生长过程,不因其特有的脆弱性而导致消亡为前提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流变性的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
[1] [2]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小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