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萨马兰奇让奥运走向巅峰 中国人民友好的亲善者

  60岁接手国际奥委会,冷战时期入主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眼前的奥运会,破败不堪,岌岌可危,但正是这个看似柔弱的西班牙老人用了21年的时间,还给世界一个奇迹,留给全人类一个充满活力的奥运会。

  2001年7月,满头稀疏白发的萨翁迈着坚定而又自信的脚步微笑着走下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位置。

他留给后来者比利时人罗格的是一艘扬帆启航的巨舰。1980年曾同萨马兰奇一起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新西兰人塞西尔·兰斯洛特·克罗斯去世前说:“萨马兰奇继承的是一个19世纪的国际奥委会,而他留下的将是一个21世纪的国际奥委会。”

  勤勉的飞行者

  接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时,萨马兰奇已经当了3年的西班牙驻苏大使,4年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但60岁走马上任的萨马兰奇仍勤勉地奔波于100多个成员国之间,不辞辛劳地宣扬奥林匹克精神。有人曾经给他做过统计,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最初几年时间里,由于工作过于繁忙,萨马兰奇常常一天仅睡5个小时,他曾在6天中访问了5个拉美国家,参加了20次会议,发表20次演讲,听取100多人的发言,总行程达24135公里。

  而这已经成了萨马兰奇的生活习惯。在他任内的21年间,访问了国际奥委会所有199个会员,乘坐航班2700多次,行程达48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14圈。

  曾经有人问萨马兰奇,作为奥委会主席,你主要的时间花在哪里?他风趣地答道:“在飞机上。”

  因为勤勉,日理万机的萨马兰奇不得不压缩在家的时间,对他来说,家人就是每周一次聚会,一个周末。而一直让萨马兰奇愧疚不已的是,在他身后默默支持他45年的妻子在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后去世了,而萨翁没能见到爱人的最后一面。

  大胆的改革者

  萨马兰奇接手时的国际奥委会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1976年的蒙特利尔、1980年的莫斯科,连续两届奥运会债台高筑,让奥运会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职业选手日益涌现,奥运会“业余”的门槛遭到越来越多的诟病。

  面对这一切,平素温文尔雅,看似瘦弱的西班牙老人表现出了极度强硬的一面,他用近乎专制的手段让奥运会度过了创办以来的最大生存危机。

  还没担任奥委会主席时,萨马兰奇就公开说:“体育运动对于某些人来说可以成为目的,而不是他生活的其他内容的辅助手段,应该让他们在自己的国际体育组织允许的范围内赚钱。”如此“惊世骇俗”的理论在当时自然无人响应。

  直到1990年,也就是萨马兰奇入驻奥委会的10年后,由其主持的《奥林匹克宪章》的修订彻底将业余原则删除。如萨翁所愿,奥运会成为了“地球上最出色的表演”。

  萨马兰奇打开了职业化的大门,而同时,他也找到了让奥运会重新焕发青春的那把钥匙。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债台高筑,亏空超过10亿美元,该市的纳税人至1990年代末还一直在还债。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费100亿美元。奥运会变得像瘟疫一样让人避之不及。

  1984年的奥运会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参加了申办活动,但就在1978年11月,洛杉矶获得主办权后仅一个月,市议会就通过了一项不准动用公共基金筹办奥运会的市宪章修正案,美国政府对此明确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钱。走投无路的洛杉矶只好求助民间和私人。美国商人尤伯罗斯在这个时候接手了奥运会,他说服萨马兰奇在奥运会的各个角落引入赞助商。萨马兰奇不仅同意了还帮着一起说服别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结果,没从政府手中拿到一分钱的尤伯罗斯也没让萨翁失望,这届奥运会破天荒地获得了2.87亿美元的收入。

  洛杉矶的成功让奄奄一息的奥运会有了喘息的机会,萨马兰奇的改革也让各国看到了奥运会的新希望。

  成功的斡旋者

  萨马兰奇上任的前十年,不仅面临着奥运会内部的诸多矛盾,更不得不面对国际社会复杂的政治形势。

  自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起,由于战争、政治冲突等因素的影响、苏、美等重要体育强国交替抵制奥运会。当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因为苏联等国家的联合抵制,成为历史上最冷清的一届奥运会,而此后的莫斯科、洛杉矶奥运会同样遭到不同程度的抵制。

  外交官出身的萨马兰奇凭着自己的真诚和出色的外交才能,确保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萨马兰奇始终牢牢地把握着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大方向,四处奔波,在各奥委会成员国家全力斡旋,终于使东、西方的运动员重新一起走上奥运会的竟技场。有16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汉城奥运会使奥林匹克团结、和平和友谊的宗旨进一步发扬光大,那届的竞赛规模达到了空前高度。萨马兰奇事后说:“很多人认为我们在汉城举办奥运会是疯狂的念头。但事实证明这是最出色的一届。闭幕式的当日是我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来最感满意的时刻。”

  友好的亲善者

  萨马兰奇是西班牙人,但在中国老百姓眼中,这个瘦弱的老人从来不是“外人”。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深情地说:“萨马兰奇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21年间,我曾经在莫斯科做出过两个重要的决定:第一个就是选取我的继任者,就是罗格先生,他现在是国际奥委会的主席。第二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我最后一任主席期间,授予北京举办2008年的奥运会。我相信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奥运历史上最佳的一届奥运会!”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萨马兰奇依然非常满意自己的两个决定。

  萨马兰奇和中国的缘分始于20多年前。1982年3月,萨马兰奇担任奥委会主席后第一次访问中国,他对中国领导人说:“中国应该在国际体育界发挥重要作用,应该把过去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失去的东西赢回来。”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枚金牌,当时给他颁奖的不是别人正是萨马兰奇。而萨马兰奇和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之间的忘年交更是国际体坛的一段佳话。

  之后,中国的两次申奥运经历都和萨马兰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以两票之差失利。没有投票权的萨马兰奇也对此表示惋惜。1997年,萨马兰奇主席又应邀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开幕式。再次建议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

  萨马兰奇说,他一直对中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008年8月,当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时,他已年过88岁了。尽管如此,老人家依然兴致勃勃:“那时候,我一定会在北京。我一定会观看一些重要的赛事,特别是那些中国代表团能取得好成绩的比赛,比如体操、乒乓球、跳水等等,我很愿意观看中国选手能夺得金牌的比赛。”

(责任编辑:王海陆)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