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百年奥运之光 > 奥林匹克感人故事 > 奥林匹克感人故事资料

悲哀的奥运冠军孙基祯 时隔50年为国洗刷耻辱

   


   在1986年8月17日举行的“纪念柏林奥运会50周年大会”上,当时的联邦德国奥委会主席维利•道默把一个古希腊骑士青铜头盔交到一名74岁的老人手里,头盔上刻着老人的名字——孙基祯。这个因惹恼了当时日本殖民者而被扣押的冠军奖品,历经半个世纪后终于物归原主了。

  

  他在祖国被日本军国主义吞并的时期,凭借双脚洗刷朝鲜民族失去国家的悲哀。

  如今,他虽然已经去世,却一直都被“纪念”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上。

  那个刻在德国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名字依然是孙龟龄,日本。由于是以殖民地选手的身份参赛,他一直被当作是“日本人”。

  孙基祯,1912年生于朝鲜新义州,当时的朝鲜半岛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年幼时孙基祯就对跑步情有独钟,以至于他的母亲说他“不读书只顾跑”,索性给他买女孩子的鞋穿。他每天要跑5公里的路上学,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

  到了15岁那年,首次参加比赛的孙基祯一鸣惊人,年纪最小的他竟超过了所有成年对手,一举拿到了自己的首个冠军。

  为家境贫困,他没有升入中学,但他的“跑步”实力却改写了他的人生。

  1932年,他作为特长生进了普通高等学校田径部,这也成了他进军奥运会之路的一个起点。

  1933年,孙基祯包揽了朝鲜新宫马拉松赛全程赛等大赛冠军,甚至在1935年还创造了马拉松的世界最佳成绩。

  1936年,日本不仅歪曲和扼杀朝鲜的历史和文化,还禁止使用朝鲜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强迫朝鲜人把自己的姓名一律改成日本名字。

  为了实现参加奥运会的梦想,

  孙基祯不得不与另一位朝鲜选手南顺永一起参加日本的奥运选拔赛。

  在向筹备会报名时,两人都被迫使用日本名字,孙基祯参赛时用的名字是“孙龟龄”。

  那时候的孙基祯已经小有名气,每当有人要求签名时,他都是用韩文来签,而且不止一次地声明自己不是日本人。

  最终,他和同胞南顺永一起,获得了奥运会的马拉松参赛资格。

  1936年8月9日下午3点,柏林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开始。

  比赛一开始,上届奥运卫冕冠军,阿根廷选手萨瓦拉就展现出过人的实力,领先跑过折返点,而孙基祯一直紧跟其后。

  在跑过25000米时,萨瓦拉的体力逐渐不支,步子越来越沉重。

  在31000米时孙基祯和英国选手欧内斯特•哈珀甩掉了萨瓦拉。最终,萨瓦拉因前半程速度过快,身体透支退出了比赛。

  距离终点还剩4000米了,孙基祯越跑越勇,拉大了与哈珀的距离,第一个跑进体育场,撞线时的成绩是2小时29分19秒2。

  一个马拉松比赛的世界最佳成绩诞生了!

  亚洲人第一次成了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他也是奥运史上第一个跑进2小时30分大关的马拉松运动员。

  然而,登上最高领奖台的孙基祯却毫无胜利的喜悦,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

  当一轮红日伴着日本国歌在体育场升起时,孙基祯以奥运会夺冠为国争光的梦想瞬间破灭了。

  这位本该为金牌自豪的冠军,心中充满了屈辱与痛苦,他深深地低下了头,用手里捧着的一盆颁给冠军的月桂树挡住了自己运动服上的日本国旗标志。

  这个瞬间被一名德国的摄影记者永远记录了下来。孙基祯的这个举动惹火了日本政府。

  而孙基祯的冠军奖品——也就是在片头出现的那顶古希腊骑士青铜头盔在日本政府的强烈要求下被柏林奥运会组委会扣下,

  藏进了柏林的一家博物馆里。

  当时,朝鲜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东亚日报》在大篇幅地报道孙基祯夺冠消息的同时,配发了孙基祯领奖时的大照片,

  不过抹掉了孙基祯运动衣胸前的日本国旗标志,以表示对殖民统治的抗议。日本当局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即刻逮捕并驱逐了社长、主编和十几名报社职员,并勒令其停刊了9个月之久。

  时隔56年,就在孙基祯当年夺得柏林奥运会马拉松赛冠军的同日同时举行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韩国选手黄永祚再次获得了马拉松赛事的金牌。而他的教练就是孙基祯。

  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在汉城汉城召开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孙基祯作为火炬接力的最后一棒,跑进了体育场。几万名观众为这位老人致以长久的欢呼和掌声,其中包括在场或许并不知情的日本运动员。

  


孙基祯在领奖台上

“三一运动”被镇压后,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对朝鲜国内的控制。大批爱国人士纷纷流亡海外,大部分朝鲜人来到中国,中国从此成为朝鲜独立运动的主要舞台。

国内处于高压下的朝鲜民众只能以无声的抵抗表达他们的愤怒。有一个奥运会冠军的故事更是被人们口口相传。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朝鲜人孙基祯一举夺冠。孙基祯的成绩是2小时29分19秒2,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并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冲进马拉松“2小时30分大关”的运动员,同时成为第四个获奥运会金牌的亚洲选手。

尽管孙基祯不止一次声明自己不是日本人,并且每次签名时都要在朝鲜文名字后用英文注上“KOREA”,但当他登上领奖台时,运动场上却仍然升起令他备感屈辱的“太阳旗”!领奖台上,他满脸难以名状的痛苦被一个记者用相机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孙基祯在回顾当时的情景时说:“我把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化作了去促使自己赢得个人胜利的动力,我为我自己而跑,我以此为荣。”当摄影记者给孙基祯拍照时,具有民族气节的他几次用手遮盖了胸前的日本国旗。以后,他愤怒地撕毁了日本队的队服,因此,他被赶回了老家。

回忆这段经历,孙基桢老人依然百感交集,他说:“没人能够理解当我胸前挂着日本国旗参加比赛时的心情,只有那些失去国家的人才能体会这样的心情,现在想起来我的心里仍然不是滋味。”

1988年,汉城奥运会,76岁的孙基桢作为火炬接力的最后一棒,手持火炬进入开幕式现场。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老人终于找回了那份属于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孙基桢冲过马拉松终点

(责任编辑:discover)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