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少东通讯员
华 锴 奥运倒计时牌上,每一秒的“嘀哒”改变,都在宣告着北京奥运会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北京奥运会有近一半的场馆位于朝阳区,有近七成的金牌在这里产生。奥运决战年,放眼朝阳。
看鸟巢、水立方……一座座奥运场馆破土而出,拔地而起。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人们看到了奥运的硬件准备有条不紊。同时,这里的奥运软环境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们在微笑中,在言谈举止中,感受着北京的文明和热情。
朝阳区推出人文奥运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工地的“五进”活动,使人文奥运各项活动与市民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有责的人文气息。奥运培训进单位“您好,商亭在那边”、“您好,请您跟我来”。朝阳公园内,几十位着装整齐的工作人员大声练习着英语。与普通的英语学习者不同,他们在念英语的同时,双手还在练习着所说字句的哑语手势。
今年年初,朝阳区在全区窗口单位职工中开展奥运培训活动,商业、餐饮、宾馆饭店、旅游、公园、景点、展览馆、博物馆、环卫等服务窗口的职工都要参加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服务规范、奥运知识等内容的培训,还要学习英语和手语。
朝阳公园的售票处,两位外国游客上前购票。正在值班的陈雪用英语打招呼、收钱、找零,中间还给游客介绍了游览路线。标准的英语发音让外国游客伸出大拇指。
半年前,陈雪的英语还只限于“hello,goodbye”。不仅是她,朝阳公园近2000名员工,其中售票处、接待处等窗口部门有360名员工,平均年龄40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20%,会说英语的不足10人,懂手语的只有2人。
经过半年的学习,朝阳公园360名窗口职工都可以顺利地接待外国游客和聋哑人,就连非窗口部门的绿化队职工,也可以用英语热情地和游客打招呼。
今年,朝阳区评出了首批200家“服务业企业推介”单位,这些单位将在奥运会期间定点服务门店选择中获得优先。对能够“推介”的企业,朝阳区定出了全新的“4C”标准:诚信credit、体贴considerate、安心carefree、适度correct。该活动作为2008年奥运保障服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提升朝阳区商业服务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主线,贯穿行业规范、市场监管、奥运培训、品牌服务、文明消费等各项工作。2006年朝阳区完成窗口行业培训总人数为45254人,占窗口行业一线员工总人数的47%。今年,朝阳区将坚持奥运标准和国际标准,完成全部20755个窗口单位、311692名职工的培训任务。
奥运教育进社区6月21日,车辆排队日标志正式发布。在每月11日的自觉排队日之外,每月22日成为了车辆排队日。这项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的活动,发端自朝阳区呼家楼街道。
从3月22日开始发起车辆自觉排队后,呼家楼街道的机关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每月的22日都要上街宣传车辆自觉排队礼让。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3个宣传日,但已经有上万辆机动车贴上了他们设计的自觉排队标志,加入了文明行车宣传行列。
“微笑微笑,真情无限,微笑微笑,生动灿烂”,伴随着悠扬的“微笑北京”的乐曲和抑扬顿挫的口号,看台上绿、粉两色的扇子摆出了漂亮的造型,哗!扇子阵变成了一片笑脸,笑脸上是一双双大眼睛。哗!笑脸上眼睛又变成了眯眯笑的小眼睛。
这就是朝阳区劲松文体中心拉拉队。这个拉拉队的成员基本上都是社区的退休职工,平时大伙儿在一起就经常组织文体活动。拉拉队的组织者也是负责人的何美龙说,“听说北京组织文明拉拉队,我跟大伙儿一说,大家都愿意参加。”
为了练好阵型,这些大爷大妈们还真下了一番功夫。做好笑脸牌以后,他们就去玉蜓公园排练,每人拿一个小马扎儿,往台阶上一坐,跟在看台上的阵势差不多。“现在我们打算再改进一下,增加京剧脸谱和鲜花,就更有北京特色了。希望到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能去赛场看台上表演。”
亚运村街道举办“人文奥运大讲堂”,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交礼仪、赛场礼仪教育;举办和谐家庭风采大赛、健康教育进奥运工地、奥运志愿者爱心传递等系列活动,掀起全民迎奥运的热潮。
今年,朝阳区继续加强社区宣传阵地建设,社区、村文化室覆盖面将达90%;培育和扶持舞蹈、合唱、健身操表演等千支优秀群众文艺队伍;在“社区一家亲”、“五月的鲜花”等社区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再培育5至10个文化品牌项目;继续开展百场演出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奥运风情进学校在北京有一个特殊的“小小奥组委”。它是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的一群小学生组建的。
杨婕,花家地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小小奥组委执行主席;春晓靓兰,六年级一班学生,小小奥组委宣传部部长……
孩子们模仿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方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奥委会,他们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全校900多个孩子投票选举产生的,花家地实验小学40多个班分别代表了一个国家。学校在各班教室门前悬挂了对应国国旗,配上英文标识,通过板报、橱窗、校园网等途径介绍展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民俗文化、体育、教育、著名建筑等信息。杨婕和他的同学们一起担当起了小小志愿者的角色,向同学、向老师、向家长、向世界宣传北京、宣传奥运。
这个小小奥组委的成立甚至引起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注目。花家地小学得到奥组委的通知,罗格先生下次来北京时,将会来花家地小学“会见”小小奥组委。
朝阳区将奥运教育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去年在中小学校开展“让奥运教育走进千万家”的活动。全区18万学生带动几十万家长,自编《分享奥林匹克》乡土教材,组建“小小奥组委”,开展“一班一国”、“一人一友”等活动,有声有色的奥林匹克教育,让校园充满奥运气息。
奥林匹克教育对学校教学及管理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朝阳区涌现出了“炎黄传承”、“一班一国”、“小小奥组委”等教育品牌。全区23所中小学校被北京奥组委授予“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称号,28所学校成为“同心结”活动参与校。
奥运文明进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也是展现城市形象和国民素质的一个窗口。就在北京张开双臂,准备迎接奥运到来的同时,生活在这里的每个家庭也在精心准备着做好东道。
上个月,亚运村街道举行了“奥运接待家庭风采大赛”,30个家庭展示了他们不同的家庭文化和接待能力。通过审查后,他们中的部分家庭将在明年奥运会期间成为免费接待外国客人的志愿家庭之一。这项活动即将在朝阳区全区展开。
奥运接待家庭是指在明年奥运会期间,接受外国媒体、运动员等参观和访问,甚至义务为外国客人提供食宿条件的家庭。可以说最直接展现着中国的家庭生活风貌。
结合此项活动,朝阳区向全区家庭发放了53万册“文明礼仪普及读本”,突出培育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社区平安家庭和奥运接待家庭,进一步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现代文明风尚,以家庭文明和谐促进地区和谐发展。如今,各种优秀家庭的创建已经渗入到朝阳区的家家户户。
团结湖中路北社区有6个英语学习班,班里的学生一个个都是满头白发——平均年龄60多岁,年纪最大的是78岁。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班,不管你是只认得ABC还是想把英语说得更流利,都能找到适合的学习班。
英语协会会长夏凤芝已是古稀之年,从北京申奥成功之后才开始学习英语。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奥运志愿者。现在,夏凤芝老人的英语已经拿到了“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证书”中级证书,说起话来,会时不时地蹦出几个英语单词来。就连谈起当初学英语最大的困难,老人也用了一个英语成语“easycome,easy go(狗熊掰棒子)”。为了学好英语,老夏在家里每个房间放一个小收音机,频道都调在英语学习节目上,“这样走到哪间屋里,听的都是英语,进步能不快吗?”
奥运文化进工地贝贝会“心肺复苏做呼吸”、晶晶告知“外伤骨折别着急”、欢欢指导“烫伤烧伤冷处理”、迎迎教会“电击触电电源闭”、妮妮提醒“食物中毒别大意”。五个活泼可爱的福娃,现在成了奥运会羽毛球训练场馆工地上的“锦囊”,专门教他们健康和意外防护方面的知识。
原来,六里屯办事处和医务人员把工地里的常见病和意外伤害汇总在一起,并分成五大类,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做成福娃锦囊。以福娃为第一视角,为工人讲述在工地上经常会发生的意外伤害和疾病的处理、应急方法。焊工小陈说:“看了一个多星期的福娃锦囊,知识记了不少,贝贝、晶晶几个也终于认熟了。”
“小曹,今天晚上有啥好电影看呢?”刚过晚上六点,小庄文化广场上已经围了不少民工。放映员曹明又像往常一样,将电影放映机在广场上支好。大家知道,晚上又有大片看了。
曹明原本是一位来自河北的装修工人,来北京后一直在朝阳区文化馆装修队工作。文化馆为了纪念民工影院放映满百场,从部分工地挑选60多位民工组建民工放映队,对他们进行电影放映业务知识培训,曹明也被挑中。经过一个月的系统训练,曹明和其他学员基本上掌握了16毫米电影放映机的操作方法,可以单独放映电影。
朝阳区民工放映队成立后,他们进工地、进农村,每个星期为民工和当地村民免费放映一至两次。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这支队伍已经放映了1200余场电影。
随着民工放映队的不断壮大,今年2月份,朝阳区文化馆又对孙河乡30名农民放映员进行了培训。
除了设立“民工影院”,朝阳区还开办工地夜校、流动图书馆等,以丰富务工人员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素质。朝阳区在300多个工地相继开办工地夜校,由朝阳社区学院的在职教师,利用晚上的时间义务讲课,课程内容涉及城市生活常识、维权常识、文明礼仪、安全知识等,累计培训来京务工人员10万多名。
(责任编辑: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