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青帆赛医疗保障无忧 定点医院达到奥运标准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22日10:2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我来说两句赛场之外的“赛场”
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如火如荼地进行。万顷碧波之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而在离奥帆中心不远的市立医院东院,还有一个与帆船赛同行、看不见的“赛场”。作为2008奥帆赛唯一的定点医院,这里的白衣天使们面带微笑、无私奉献,正用一流的技术和高效的服务,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昨天上午,当记者走进奥帆赛专用诊室时,年轻的韩伟医生正在接听从奥帆中心打来的电话:一位巴西运动员突然腹痛,几分钟后马上就到!放下电话后,难掩一脸疲倦的韩伟打开面前的一份奥运专用病历,准备迎接新病号,“太累了,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好好睡一觉。”
帆船赛一开幕,韩伟和同事们就没白没黑地忙上了。上周末那几天,她竟然连续工作近80个小时。新西兰领队LESLIE急性肾绞痛刚好,波兰运动员又来了,由于内科大夫仅安排两人,她紧接着又开始上白班。“什么样的病人都有,拉肚子的、长口底结石的,也有痛风发作的。能为帆船赛圆满成功尽一份力,再累也值!”这位急救医疗专区唯一的女医生微笑着说。
许多个“韩伟”在默默无闻地付出。医务科高倩孩子发烧,母亲椎间盘突出等着手术,却没时间回家照顾;有的夫妻二人天天加班,不得已把“家”搬到医院;一位小护士急性胃炎发作,偷偷跑到卫生间吐了3次,擦擦嘴又回到岗位。韩伟的老公三天没见到妻子,情急之下跑到爱人办公室,等了半天只为见上一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赛7天来,他们已经接待73位与帆船赛有关的病人,其中住院治疗5人。
他乡里的“家乡”
8月16日中午时分,一辆救护车呼啸着驶进市立医院。车上躺着的是波兰队教练Zawieja,他的左手意外被缆绳切割,无名指末节掉入海中,中指末节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裂。病人面色苍白,冷汗如雨,接诊医生迅速诊断,当即决定实施手术。
从18层病房窗户向外望去,美丽的浮山湾赛场尽收眼底。昨天上午,术后的Zawieja躺在病床上,左手缠着厚厚的纱布,右手则在摆弄笔记本电脑,手背上插着输液管。床头一侧柜子上,摆放着几串翠绿的葡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队员们都来看望他,他在这里心情很好,通过无线上网随时能够了解赛事进展。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医院!”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的老教练走南闯北,20年来参加过几十次帆船比赛以及多届奥运会比赛,对这里赞不绝口。与国际帆联主席纽伦·彼德森见面时,Zawieja甚至大开玩笑,“真想呆在这里,一直等到明年奥帆赛。”
面对记者,性格开朗的老教练连说了四个“没想到”:没想到能享受如此现代化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没想到从进医院到做手术仅用了15分钟;没想到自己伤得这么重,却接受了一场完美的手术;更没想到,这里的护士英语说得很好,感觉像是回到久别的家乡。“只等医生说OK,我就要回到赛场,至少得看一眼闭幕式上的焰火。” Zawieja有些激动。
标准之上的“标准”
2003年,市立医院国际门诊正式开诊。如何从“中国式”迈向“国际化”,全院上下踏上了探索之路。市立医院总院长李杨告诉记者,盖大楼容易,但要达到奥运定点医院的国际化水准,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医疗服务功能,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近年来,医院按照市政府“必须达标、力求超标、确保完美”的要求,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在管理、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国际化医疗服务管理体系,从而推动了医院内部流程改造,使服务更具标准化、人性化。
奥运标准是什么?在各科室负责人的案头,你都会看到一本印制精美的《2008奥帆赛医疗服务指导手册》,这是市立医院按北京奥组委要求制定的标准化诊疗规程。如何确保用药安全?什么才是规范的诊疗行为?一册在手,基本覆盖了2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各个流程环节。
在19楼远程会诊中心,国内一流水平的视频系统,随时可以与北京奥组委医疗指挥中心实时对接。院文化宣传部负责人王秋环介绍说,开赛以来围绕部分外籍病人用药情况,医院与北京方面多次对接,两地专家面对面交流,效果非常好。医院还借鉴北京奥组委医疗信息报告软件,建立就诊信息网络报告系统,一举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报表,可即时采集就诊人员信息。
在外科门诊,记者偶然发现墙上张贴的“英语角”,原来,医护人员在利用业余时间学外语。医院定期组织“外语公益讲堂”,请外籍人士与大家交流;每天早上的交接班,开始加入英语对话环节;每个星期,科主任都要搞一次“外语查房”,形成了浓厚的英语学用氛围。如今,一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的比比皆是,沟通交流随时随地。
这就是奥运医院的“奥运标准”。北京奥组委运动服务部副部长戴建平在参观了国际门诊后赞叹:“这里的服务完全是国际水准、奥运水平!”而来自不同国家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更具说服力,他们竖起大拇指:“您应该为青岛有这样一家医院而骄傲!”
本报记者 张子倩
(责任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