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北京奥运场馆中,摔跤、柔道、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举重等项目的场馆分别建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
距离北京奥运村两公里的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建筑面积近2.4万平方米,设计坐席8000多个,是北京室内场地最大的体育馆之一。
5年前,中国农业大学最早提出建设奥运场馆的要求时,有近一百年历史的学校里,还没有一座体育馆。北京奥组委慎重考虑了学校的要求,最后同意将这个奥运场馆从奥林匹克公园挪到中国农业大学。
据介绍,中国农业大学主体育馆在奥运比赛后可以改造成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的场地,甚至可以举办花样滑冰比赛和表演;而副馆已经事先规划在赛后改造成游泳馆。
细观整座体育馆就可以看出,设计者为赛后的改造做了精心准备。体育馆顶部共有300多个玻璃天窗,在正常天气条件下的非重要赛事,馆内不需要灯光照明和空调系统,开启天窗就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场馆主任秦世成说,明年,这座体育馆还将承办北京残奥会的坐式排球比赛。大量无障碍设施与设备、残疾人通道、观众席和卫生间等设计,使场馆可以面向不同的人群,体现了人性化。
据了解,其他高校的情况与中国农业大学一样,高校奥运场馆的建设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体现了全民参与的精神,同时也解决了奥运会场馆赛后使用问题。
新华社记者张云龙 黄会清
(责任编辑: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