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城市 > 奥运城市--足球之城
15年前与奥运结缘 秦皇岛是天生的奥足赛场(图)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9月27日16:14 重庆晚报
我来说两句奥林匹克大道 |
他们的奥林匹克理想 菅瑞亭:一个市长的奥运棋盘
在晚报采访团抵秦的第二天,秦皇岛市长菅瑞亭就专门安排了一个上午,接受记者们的采访。很明显,他很在意外界对秦皇岛的奥运评价。
这位面相微苦、不苟言笑的市长在答记者会上,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小时。从秦皇岛的历史、特产、经济、城建到奥运场馆的选址、奥运战略的实施,土生土长的菅瑞亭脱稿而谈,繁琐数据信手拈来,往往是记者问一个点,他能就此谈开,发散到一个面。
菅市长的所有谈话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奥运战略——怎样利用奥运会的契机,为秦皇岛带来变化。那么,奥运会主要将给秦皇岛带来怎样的变化?
变化一:利用奥运对市政设施改造。
如今,秦皇岛在道路建设上实施了奥运畅通工程,投资30多亿元,对65条道路进行了改造,300多条小巷改造正在进行,整个市区的道路大大改观。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场,筹建垃圾发电站,污水处理达到了86%。
变化二:利用绿色奥运营建绿色城市。
秦皇岛这几年每年都要搞一批生态绿化工程,新增林木700多万株,新增绿地7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
变化三:利用奥运会进行城市产业升级。
根据承办奥运的需要,秦皇岛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地理区位和比较优势,变过去“农产品、机械制造、玻璃建材、金属压延”四大产业为“制造、港口物流、生态旅游度假”三大产业,减低污染,提高附加值。
事实上,以上变化都是国际奥委会在赋予一个国家奥运主办权时,非常看重的。奥运会不单是体育盛会,国际奥委会更希望奥运会能给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带来环境、经济上的改善。从这点上说,秦皇岛正在朝一个良性方向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责任编辑: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