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残疾人奥运报道团队:用耳朵去报道奥运会(图)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10月15日07:00 竞报
我来说两句
“1+1”·采访
考虑残奥报道计划
“可以说,如果不是申奥成功,如果不是残奥会,无障碍的概念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反复提起。残奥会给所有残疾人一次机会,一次让社会了解残疾人的机会,也是一次残疾人向社会展示自我的机会。”解岩说,“如果不看盲人门球比赛,健全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盲人也有自己的游戏,如果没人解说,我想很少有健全人知道比赛规则是什么。”
解岩说,他们正在考虑明年残奥会期间怎么制作节目,“不管能不能进入赛场采访,我们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能从一个视障人的感受去体验比赛,体验残奥会。
“1+1”·装备
用语音软件读网页
工作室有专业的录音、调音设备,还有一个改造的录音室。制作每档节目,工作室的成员需要每天从网络获取大量信息。
“我们在电脑上安装了语音软件,屏幕上出现什么,就会被读出来,还有专门按照盲文设计的输入软件。这些工具帮助我们能和视力健全人一样上网查资料。现在也出现了盲人手机,就是在手机上安装语音提示软件和盲文输入法,不仅可以打电话,收短信,还能发短信。”青风熟练地演示了发短信的过程。
工作室成员的名片上都有手机号码和MSN,并且建立了QQ群,方便传递资源和收发文件。
“1+1”·目标
盲人不只能做按摩
正常人获得的信息中,有70%是通过视觉,而视障人只能通过听觉、触觉感受周围。而触觉只能在距离身体很近的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视障人而言,听觉是最重要的感知工具。
傅高山说:“很多盲人喜欢听广播,可是专门为视残人制作的广播节目却非常少,即便有,也是由视力正常人制作的,没有考虑到盲人接受这些信息时可能存在的局限。我们自己就是视障人,为视障人做节目更能反映出他们的需要。比方说,有一期节目做了关于盲人学做饭的内容,青风就会问得很细,怎么放盐?怎么放醋?怎么掌握火候?那期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反映特别好,好多人觉着关于残疾人的节目也能很好玩。以前一说起残疾人,总是离不开身残志坚、创造奇迹什么的。”
“中国的盲童同样也有很多梦想,我们制作广播,不是要告诉他们广播员是第三条出路,而是想鼓励孩子们突破束缚,勇敢地做梦,勇敢地去实现梦想。”解岩说。
工作室在今年8月向全国盲校选拔学生,举办了第一期视障人媒体制作播音培训班。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老师和专业播音员,对来自全国的15名视障少年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专业培训,国外视障人组织也提供了专人指导。“我们就是要告诉孩子们,盲人不是只能做按摩。”解岩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