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万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专电(记者李江涛)截至12月4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达76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超过83万。
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负责人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自2006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形成了由“迎奥运”志愿服务、北京奥组委前期志愿者、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六个工作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工作格局。
据介绍,在今年已开展的“好运北京”体育赛事中,3万名志愿者参与了赛事志愿服务和赛事期间城市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申请人的测试工作正在陆续进行,测试对象都将接受英语口语能力、综合知识和心理素质测试。
交流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专电(李江涛、郭燕)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北京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周”活动拉开帷幕,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志愿者围绕志愿者工作管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赛事服务三个专题展开交流。
本次国际交流周活动将延续到12月13日。期间,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荷兰、巴西、卡塔尔、新加坡等地的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项目经理、志愿者专家将汇聚一堂,分别就如何有效保护志愿者的权益,志愿者工作中的激励与评估,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实施与监控,志愿服务与和谐社区建设,大型体育赛事过程中志愿者的有效管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成果转化等具体问题展开交流。
每一论题都将有2至3名中外专家作主题陈述,并与现场观众交流;每一专题结束之后,中外专家还将集中交流研讨。同时,主办方还将安排专家观摩部分“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志愿服务工作,以达到不断提升北京奥运赛事志愿服务水平的目的。
晚会 据新华社北京12月5日专电(记者李江涛)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以“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为主题的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晚会当晚举行,社会各界志愿者代表共2000余人参加。
晚会 上,北京志愿者协会通过视频画面介绍了5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诞生的简要过程,以及《条例》的特色和亮点。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北京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信息平台,并发布了新一批的公益实践项目。
目前,北京市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总数已达600个,项目分布在全市18个区(县),涵盖了公益机构服务、关爱服务、语言服务、文化教育、助残服务、法律服务、环境保护等十六类志愿服务。市民可以就近选择所在区县或项目类别,参与感兴趣的志愿服务项目。
晚会 还邀请了环保类的车友志愿者、交通服务类的排队志愿者和助残服务类的鸿雁志愿者来到现场,分享各自感人的志愿服务历程和体验,呼吁更多的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
(责任编辑: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