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奥运搬迁”
2007年6月,一个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非政府组织“住房权利和驱逐住客问题中心”将“2008年破坏住房权利奖”颁给了中国,声称“为了举办奥运会,(从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时,中国在北京强行迁移125万人。
”这一组织的声明被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盛顿邮报》以及美联社等西方媒体竞相报道。
2007年1月,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主任隋振江在北京城市管理广播中透露,2008年前,北京预计平均每年近6万户居民的房屋需要拆迁和搬迁。“住房权利和驱逐住客问题中心”的报告中使用这一数据“均每年有60000户被拆毁,有156000人搬离家园”。按照这种计算方法,从申奥成功到2007年,整个北京的确有125万人因为拆迁而离开原来的家。从报告中还可以了解到,该组织认为,北京中心城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对危旧房屋的拆迁以及城八区对“城中村”的拆迁都属于“与奥运相关的”工程范畴。
北京市所有的拆迁都与奥运有关吗?如果不举办奥运,是不是就不会有拆迁呢?
关键词
“奥运猪”
2007年8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中国将秘密为奥运养猪》一文说,“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官方猪肉供应商将在秘密地点以有机方式饲养生猪,为运动员提供安全猪肉”。文章说供应商千禧鹤集团为养“奥运猪”采取了“特别措施”。
“所谓的"奥运猪"、"奥运蔬菜"都是不存在的,是不实报道,”奥运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蔡同一教授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对传言予以了坚决否认。由于长期习惯于“冷战思维”,境外一些人及一些媒体注定对北京奥运会充满了“担心”。
本版文据《环球》杂志
反对“奥运政治化”
应抓噪音源头
把奥运会政治化,是西方对中国不确定感的一种集中体现。在这个背后,西方至少是西方的一部分人希望奥运会能够促成他们所看到的中国国内的政治变革,希望中国走上他们所认为是正确的道路。
中国一方面要接受善意的批评,努力把奥运会办好。但是对那些毫无理由的批评甚至攻击,只要指出真相就可以了。应尝试与批评中国的人进行对话。西方很多人还是不了解中国,应该主动和他们对话。那些给奥运捣乱的非政府组织为什么那么猖狂?他们就是利用了那些政客、民间人士不了解情况。中国处理得好的话,更显示出大国气度与风范。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责任编辑:严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