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啊,我拿金牌,你们是‘功臣’。”昨天,卫冕女子58公斤级举重金牌的陈艳青,赛后找到生产奥运会举重杠铃的“红双喜”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冠军偏爱“红双喜”
在举重队里,陈艳青对举重器材的偏爱,众人皆知。
奥运会第一比赛日,陈燮霞为中国军团夺得首金,她举起的,也是同一批杠铃。前天,泰国选手获得女子53公斤级举重冠军后,泰国举重协会主席也特地跑来,谢谢“红双喜”,“我们事先买了‘红双喜’的杠铃练习,效果很好。”
杠铃要过三道关
那么,生产奥运会举重杠铃,究竟有什么“科技含量”呢?昨天,“红双喜”董事长黄勇武解释,“红双喜”生产的每个举重杠铃,都至少要过三道关。
第一道关是安全关。以往在国际大赛中,一些品牌的杠铃出现过“断杆”的情况。“为了确保安全,提供给奥运会的杠铃,每个都要做两次X光‘探伤’。两次‘探伤’的机构不一样,每根杆子都有一张‘身份证’,确保安全。”
第二道关是“个性”关。别看简单一副杠铃,运动员们也有不少意见。“红双喜”派了一个小组,专门在国家举重队蹲点。黄勇武说:“选手们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两条。一是对杆子弹性的要求,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二是抓手部分摩擦系数太大,训练多了手上出血,要求‘抓得住、又不扎手’。”针对这两个情况,“红双喜”对举重器材的技术标准,做了一定的调整。
第三道关是“重量关”。按国际标准,每个25公斤重的杠铃片,误差不能超过5克。而“红双喜”生产的器材,误差不超过2克。
“火线换枪”守规则
在奥运会前,举重赛场还上演过一出“火线换枪”的好戏。
奥运会开赛前10天,“红双喜”生产的举重杠铃,已全部送入场馆。突然,国际奥委会法务部门通知,杠铃片不合格。原来,“红双喜”按国际举重联合会的标准,杠铃片两面都贴上了企业标志,但奥委会表示,这次企业标志只能贴一面。
其实,4年前雅典奥运会上,杠铃片两面都贴有标志。但奥委会法务部门说:“上次别人错了,这次你们不能再错。”
没办法,“红双喜”只能重新生产。工作人员连续24小时加班,终于在8月4日晚上,将器材送到北京。“红双喜”总经理楼世和表示:“这就是奥运会的‘游戏规则’,我们一定要遵守。”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