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上海青年报记者做奥运志愿者 服务五棵松棒球场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16日04:19 上海《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丁元元(本报女足记者 “好运北京“测试赛志愿者)

  昨天一早,从女足集训的天津火线赶往北京的五棵松棒球场。虽然两个城市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至少我的身份已经从采访的记者变成了为“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上服务的志愿者——当然,不变的是如同这夏日一般的热情。

  上海有一个大柏树,但其实那里从来没有什么柏树,而关于它的得名背后,还有一系列有关民族尊严的动人故事。在路上,我很好奇地问出租车司机,为什么那个地方叫“五棵松”。司机也说不清楚,只觉得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前,那里有五棵松树,不过现在肯定是没有了。

  由于在天津采访女足,我比其他9位上海志愿者晚到赛场2天。一走进五棵松棒球场,就看到一片无边的橘红色,志愿者的青春与活力便寓于其中。虽然只和9位同伴见过一次面,但胸前“上海青年志愿者”的标志却是那样醒目。

  出人意料的是,在每天例行志愿者签到工作的地方,我竟然真的看到了五棵松——也许那还不是参天大树,却恰似那一个个年轻的志愿者,茁壮地成长着。更重要的是,这五棵小松树被栽进了场馆奠基处的奥运五环之中,更显得意蕴万千。我突然明白,这里过去是否真的有五棵参天大树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在这片奥运会棒球比赛场地,孕育着五环升起的希望。

  回到宿舍,本次志愿者赴京的志愿者领队高诚廷召集我们开了一个短会。经过几天艰苦的工作——早晨5、6点起床,在烈日下暴晒5、6个小时——同伴人仍然斗志昂扬。志愿者张薇告诉大家,今天早上她听到了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的意志激昂。我们服务观众,我们都是五棵松!”

  多么激动人心的口号,尤其是最后那一句:“我们都是五棵松!”冒着酷暑,对抗着疲劳,却依然意气风发,每一个奥运志愿者难道不都是挺拔的“五棵松”吗?也许我们还只是五环里小小的一棵树苗,但对抗着风雨,终能够长成参天的大树。

  从体育馆发车的时候,志愿者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活动,每个人写上一张纸条,装进一个盒子,然后埋进小松树下的泥土里。原本我并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愿望,但有人告诉我,一年之后,奥运开始的时候,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

  于是,我偷偷看了其他奥运志愿者的纸条。有些要求很可爱,比如“减肥成功”,有些梦想很宏大,比如“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也许是因为一直跟随中国女足,我在那张纸条上写下了两句话,第一句是:“Tina love 玛瑞卡”——这句话是用三种文字写成的,Tina是瑞典语“中国”的意思,love是英语“爱”的意思,玛瑞卡是中国女足主教练多曼斯基的名字。第二句则是“中国女足取得好成绩”。

  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相信,到明年奥运会开始的时候,我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的。

(责任编辑:严国平)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