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记中国农大体育馆 节能节俭环保的奥运摔跤馆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19日18:29 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体育专电 题:节能、节俭、环保的奥运摔跤馆

    ——记中国农大体育馆

    新华社记者李江涛

    18日,位于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农大体育馆完工交付使用,成为首都高校中第一个建成完工的奥运会比赛场馆。

该馆是北京室内场地最大的体育馆之一,采用门式钢架结构,不仅造型新颖别致,而且还能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这座在所有用于奥运会项目的北京高校新建场馆中造价最节省的体育馆,将诞生北京奥运会摔跤项目的18枚金牌和两枚残奥会金牌。

    (小标题)“奥运场馆建在高校,要深深地感谢党和政府”

    2005年6月28日,农大体育馆作为北京奥运会第一个高校奥运场馆奠基。说起奥运会摔跤馆落户农大,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作为亲历者,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满怀深情地说:“能够把奥运场馆建设在校园里面,要深深地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

    他回忆,为解决奥运会场馆赛后使用问题,兼顾改善学校体育设施,2002年7月,中国农大率先向提出请求把部分奥运场馆建在高校。这一请求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获批准。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四所高校将新建奥运比赛场馆。同年11月6日,北京奥组委通知农大获准建设体育馆。随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摔跤联合会经过考察研究,同意在农大举办奥运会摔跤比赛。

    陈章良说,奥运会比赛场馆建在高校,体现了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也更能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体育运动。

    明年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摔跤高手将在这里展开奥运金牌的激烈竞争。奥运会后这座建在学生生活区的体育馆,将成为学校的室内综合体育教学、活动中心。这里可承办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排球、篮球、手球及室内足球等比赛的室内综合体育馆。农大周围分布着近10所高校、多所中小学和多个居民社区,体育馆将在奥运会后向社会开放,可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

    (小标题)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灰蓝色充满质感的建筑外墙、层层叠叠酷似老式相机镜头的顶部设计以及宽敞开阔的馆前小广场,使农大体育馆看上去既低调内敛,同其他校园建筑自然融为一体,又在造型上显得别致精巧、新颖大气、富有个性。

    走进体育馆,现代简约的通道只是经过了简单装修,既没有华丽的吊顶也没有多余的装饰,看上去干净利落。顺着通道步入体育馆主馆,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即便是在并不算晴朗的白天,在场馆射灯没有开启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然采光的主馆内依然光线充足;而通过场馆顶端几百个高低错落分层排列的玻璃窗吹进的自然风,使整个场馆真正成为一座可以自由“呼吸”的绿色场馆,置身其中让人感觉清爽舒适。

    陈章良介绍说,整个场馆白天在不开灯、不通空调的情况下,仍能够照常进行比赛,仅电费每天就可节省数万元。

    体育馆设计师叶伟康告诉记者,这种高低错落的造型,我们的术语称作是“门式钢架”结构。这种结构可充分利用屋面顶层,形成效果极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为了自然采光效果好,按照太阳的运行规律,我们在场馆顶部安装了400多个高低错落分层排列的玻璃窗,使自然光可以通过层次分明的顶部充分“照”入场馆内。这种采光方式以前一直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建设中,具有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此外,体育馆在内部设施设计上也有独到之处——主馆内的运动员休息室“可变大小”。在奥运会摔跤比赛时,运动员的休息室约为20平方米的小间,而在残奥会坐式排球比赛期间,残奥会运动员休息则要求更大的空间。为满足这两者不同的要求,农大体育馆的特别设计是先把休息室建成有多个门的大间,之后在中间进行相应的改装修建,变成每间约20平方米的小间。在奥运会后,则拆建成大间休息室。这样,一方面节约了休息室改建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残奥会的需要及赛后体育馆的日常运营使用。

    (小标题)奥运摔跤馆获得众人好评

    8月21日至26日,农大体育馆将迎来“好运北京”2007世界青年摔跤锦标赛的初次使用和检验。

    国际摔跤联合会主席拉·马丁内蒂18日参观新馆后表示,他有两点满意之处:一是体育馆在赛后将是留给农大的一个很好的遗产,它见证了奥运会的历史;二是体育馆可为将来中国摔跤运动的发展发挥作用。他说,此次世界青年摔跤锦标赛参赛队数和人数都很多,运动员数量已超过奥运会摔跤比赛,希望体育馆通过这次比赛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加以弥补,为奥运会积累经验。

    此前,国际摔联副主席马·萨勒特尼格曾多次来馆视察。他对各类设施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其中的一些设计非常人性化,“超乎我的想象”。

    对于体育馆的设计和建造,他说的最多的词语就是“beautiful(美好)”和“good(好)”。这位从事摔跤运动管理工作已近40年的副主席对场馆的建设情况赞不绝口:“这是我从1976年至今从事奥运会准备工作中最成功的一次。”同时,他相信北京一定能成功举办即将到来的世界青年摔跤锦标赛。

    当得知环绕奥运会摔跤馆的三栋高楼是农大的学生公寓时,马里奥由衷地称赞道:“这是一流的大学。”面对眼前这座漂亮的奥运会摔跤馆,马里奥对身边的陪同人员说:“20年后,你们的孩子也许会在这里学习,他们会为体育赛事感到骄傲,为中国感到骄傲,为世界感到骄傲。”(完)2007/08/19 18:26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亚高)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