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7日电(记者肖春飞 仇逸)7日,台风“罗莎”靠近上海,黑云压城,风雨大作。但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名特奥运动员,抬头望去,始终是一片“爱的天空”。
当天上午,小雨时断时续,至傍晚,已是倾盆大雨。
风雨里,还冒出两位明星:加拿大女足选手莉萨·曼萨尔多参加了特奥会男子五人制足球赛,引起一阵欢呼;中国艺术体操选手王越在7日的决赛中独揽5金,很可能成为本届特奥会的“夺金大户”。
为确保特奥会各项室外赛事平稳进行,执委会竞赛部提前做足预案,对11项室外赛事安排了竞赛保障方法,“看天比赛”。
本届特奥会11项在室外进行的赛事是:田径、足球、自行车、高尔夫球、垒球、滚球、网球、板球、帆船、皮划艇、马术。
竞赛保障方法包括:一、将室外比赛转移至室内进行。如网球比赛全部搬入打开顶篷的旗忠村森林网球中心,滚球移师至嘉定体育馆;二、调整预决赛时间,避开风雨期。如本应在今、明两天开赛的皮划艇预赛已提前于昨天完成预赛,决赛安排在9日后进行,部分板球比赛也参照此方案提前进行完毕;三、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比赛是否进行。按照竞赛赛程,田径、足球、马术、自行车等赛事在一定风雨条件下仍能进行,各竞赛委员会将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做出暂停、停赛的决定。
当天,一些室外比赛在小雨中进行。在上海体育场进行了田径比赛,组织方新添了10条浴巾,每有运动员完成比赛,志愿者就会上前用浴巾擦干他们身上的汗水和雨水,运动员的休息区域还新添了4桶姜汤。
在崇明岛自行车赛场,赛场两旁的大幅特奥宣传板已被撤下,以免被刮倒影响骑行中的运动员;结束比赛后,志愿者帮助运动员一起推走自行车。颁奖仪式现场下起小雨,志愿者为运动员打起了雨伞。
在做好竞赛保障工作的同时,执委会对风雨天比赛的医疗、后勤工作也进行了安排。
当天,特奥赛场一切正常,没有因“罗莎”的临近而受到影响。不过,奉贤赛区板球比赛场馆盥洗室内倒是差点“水漫金山”,但这跟台风无关,而是盥洗室内一个水龙头因一名运动员使用不当被拧断,室内顿成汪洋。应急机制立即启动,5分钟内即化解“水漫金山”的危机,10分钟后恢复正常使用,周围区域的工作人员甚至都没察觉这个小小的事故。
当天上午,特奥会执委会还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际特奥会官员和特奥运动员讲述对本届特奥会的感受和体验。在台风来临之前的阵阵凉意中,大家对上海进行了热情的评价。国际特奥会董事局主席兼东亚区主席容德根博士指出,上海是特奥运动的模范城市。
(责任编辑: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