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志愿精神无处不在 十大志愿者事迹震撼人心(图)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3月28日14:43 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

  王伟力

王伟力接受采访
王伟力接受采访


  荒漠送水人

  两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30多岁的盲人朋友来到大伟的家中。电视音响都开着,谈话之余大伟想,何不讲个大片儿给他听听,于是第一次“讲电影”开始了。那是美国大片《终结者》。结束后,那位朋友竟把大伟抱起来,在地板上转了个圈。30多岁的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激动得叫嚷:“太棒了,有你这样讲,我们盲人就能看电影了!”

  “我怎么也没想到,一部电影能给盲人带来这么巨大的快乐。

”回忆那一幕,大伟颇受震撼。此后,经多方调研,他认为给盲人“讲电影”不仅能让盲人和健全人一样的“欣赏电影”,还能为盲人提供知识和补偿视觉信息。从此,中国的盲人也可以欣赏电影了。

  为了给盲人讲好电影,特别是了解在非视觉状况下,欣赏视觉艺术的感觉。大伟经常闭上眼睛,感受盲人朋友的行为状态和心理需求。有一次,跟着妻子走了一段公交车四站地的路程。大伟回忆说,“我知道她不会往沟里带,可看不见周围是什么,心理特别想知道。担心、疑问、怀疑,没有视觉一切都是空白”。

  从那时起,大伟明白了盲人喜爱“看”电影的原因。因为健全人70-80%的信息通过眼睛获得的。通过视觉,明眼人实际上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并且能在瞬间获取大量信息,从而调整和改变思想,甚至因此而获得新的灵感,而盲人常常要靠有限的信息进行主观的意想来理解事物。

  电影是视觉艺术,靠丰富的视觉信息和创造视觉的冲击力来表现一个事件或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电影也是一本教科书,它浓缩了世间百态的人生故事和时代的变迁。它包括了历史、思想、文化、音乐等等丰富的信息。为盲人讲电影;是为盲人补偿视觉信息的绝好途径。让他们在“听电影”中,通过对空间、景物、飞行、暴炸、行为、情感的语言描述来欣赏电影作品。为盲人讲电影;就是用语言来讲述电影银幕上的人物形态、善恶美丑、喜怒哀乐,使他们更了解自己的生活形态,理解社会人群的不同状态,使他们从接受者成为参与者,平等享受社会生活。在享受社会补偿的同时,也要承担公民社会的责任。

  在电影讲述中,大伟会详细地描述电影屏幕上的每个画面。今年45岁的杨林山是某橡胶厂的退休工人。自从2、3岁因病成为盲人后,他很少看电影和电视,只收听广播。“看不懂,很多画面没有声音,剧情连不上”他说。他只知道《铁道游击队》里“咱们把鬼子打跑了”,可“怎么打的”就不知道了。“大伟讲的我就能懂,就像心中有一个屏幕,他明白我们想知道什么”。

  《心目影院》,是一档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中专门为盲人听众制作的“讲电影”栏目。在电影的讲述中,为了不遗漏画面的每个信息,大伟每次要把电影看上3、4遍,认真的做好每一次讲述前的功课。不仅如此,在讲述中,他还要跟着镜头的变化或加快语速,或娓娓道来,或设置悬念,让听众彻底投入。作为《心目影院》的制作人,大伟还会带着盲人学员董丽娜编播、剪辑这一档节目,之后,在把节目送到北京电台。大伟解释说:“我们不希望盲人的职业只是按摩师,还应该有更多。”

  上世纪80年代末,大伟从中国科学院地球所辞职下海,搞过项目策划,做过工程,后来从事电视节目制作。2003年妻子郑晓洁作为制片人,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办了一个电视栏目《生命在线》。是一档讲述残障人生活故事的电视节目。在当时,那是国内唯一一档由个人集资的公益类电视栏目。因为得不到企业支持,几个合伙人都各奔东西了。作为制片人的妻子正在为难,大伟挺身而出,拿出了股市上的钱救急。那时身兼多职的大伟走访了很多个省市,采访拍摄了不少残障人,结交了许多朋友,并一直保持着联系。

  当时,大伟和妻子在栏目制作上本着“无障碍”视听的理念,考虑盲人和聋人的收视特点,不仅画面解说充分,连字幕都设计成黄白两色:黄色是解说,白色是同期声。节目以平等的视角讲述着亲切感人的故事。

  从2004年起,他和妻子已经培训了十多名盲人学员,他们基本掌握了广播节目的编播,其中有3人拿到了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这一切费用都是大伟夫妇筹集的,加上日常的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一度,做生意的积蓄花光了,手里紧得连停车费都要算计。有时候,夫妻俩身上只剩下20元钱,留下一半给汽车加油,剩下的做第二天的早餐。“那时想过,只要放弃这些,生活立刻就会转变”。大伟说“那个时厚,很多朋友都不接你的电话,因为都知道你要借钱。”逢年过节,夫妻俩就在家里呆着。“叫也不去,因为没钱给爸妈买礼物。”郑晓洁有些无奈,“他们又得说我们是败家子儿了。”就这样,夫妇俩一直在努力中坚持着。

  所幸的是,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障人和弱势群体了。“盲人影院”那台DVD播放机就是微软志愿者捐赠的,他们还拿出个人珍藏的姚明签名的篮球背心,组织拍卖会,为“红丹丹”筹集了一万块钱。还有不少志愿者报名给盲人讲电影。一个外企白领说,之前觉得人生就是“竞争和赚钱”,“很少去想管别人怎么样”。如今,她体会到“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含义。

  大伟认为,为残障人提供物质援助固然很重要,但物质的东西不能复制。而作为精神养料的文化产品,才是创造物质产品的动力,有可持续性。2000年以来,大伟和妻子从拍摄残障人故事的电视栏目《生命在线》,到培训盲人参与的广播节目《心目看世界》的制作;从残障人能力建设培训,到《心目影院》广播节目的推出。无疑都创造了中国的第一。残障人参与媒体制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对“残障人文化产品” 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在政府倡导的和谐社会的形式下,为公民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婧子)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