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奥运是一种生活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08日16:45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小时候,奥运是收音机旁的新鲜好奇。第一次接触奥运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那年我才12岁,当时家里没有电视。一天,爸爸下班回来,手里拎着台崭新的立体声收音机,爸爸在工会工作,是个体育迷,喜欢打篮球和乒乓球。
长大后,奥运是电视机边的振臂欢呼。后来家里有了电视,而且从黑白的换成了彩色的,我也从小学上了初中、高中。1988年的汉城、1992年的巴塞罗那和1996年的亚特兰大,4年一次的奥运会成为一种牵挂。我最喜欢看田径、足球、体操和跳水,记得为了看现场直播,常常半夜从宿舍床上爬起来,和几个弟兄一起为中国加油。中国拿金牌了,我们击掌相庆;中国队输了,我们扼腕长叹,甚至一整天都没有好心情。大学期间我订了份《体坛周报》,除了看电视,有关奥运的报道我是每文必看的,遇到精彩文章还剪下来贴在本子上,这种习惯一直保留到大学毕业。
工作了,奥运是计算机前的喷薄激情。第一次申办我们没有成功,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自然成了国人最为关注的一届。当时的报社同事、体育记者丛云在我们羡慕的目光中赶赴澳洲,能够身临其境采访奥运,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啊。2004年,另一位体育记者刘长周去了雅典,我虽然不是体育记者,但从去年开始开始参与青岛国际帆船赛报道,曾采访过一位以色列帆板运动员,他是上届雅典奥运会的冠军。第一次与奥运冠军面对面多少有点紧张,但在志愿者(志愿者博客,志愿者新闻,志愿者说吧)的帮助下我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最终写成多篇“准奥帆赛”报道。
奥运将改变我的生活。2001年7月13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夜。当萨马兰奇主席清晰地念出“北京”时,华夏大地一片沸腾。即将生产的爱人指着隆起的肚皮让我看,我们可爱的宝贝仿佛知道这一喜讯,不停地在“手舞足蹈”。6年很快过去了,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今天,奥运圣火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第一次燃起,而我的儿子已然长大,将在奥运会结束后走进小学的校门。这几天他还缠着我一定买个望远镜,带他看帆船比赛;明年正好是我的本命年,36岁的我有可能将作为奥帆赛记者,参与这场盛会的赛事报道。在我的心目中,2008年之夏注定将是别样的、激动的、幸福的。
(责任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