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领保中心“以人为本”理念机制化
2007年1月5日,新年伊始就传来牵动亿万国民心弦的消息:五名在尼日利亚工作的中国工程人员被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劫持。
一桩桩涉及中国海外公民安全的事件凸显了依然严峻的海外公民安全形势。随着全球范围内局部动荡频发、恐怖袭击猖獗、自然灾害和流行疾病、环境污染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海外安全状况也越来越复杂。鉴于这种紧迫的形势,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在原有的领事保护处的基础上于8月23日宣布成立。在此前后还颁布了新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新指南明示了领事保护的职责,增加了出国前的提醒和出国后的提醒,扩充了常见的问题,在最后还增加了中国驻外使馆的联系电话及有关部委的网站。
“2007年,我人员和机构海外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涉我人员和机构安全的恶性案件呈多点同时爆发之势,针对我海外人员的袭击绑架案增多,部分国家形势变化对我人员和机构安全影响加大。”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简洁地概括了2007年领事保护的特点。
这一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先后处理了数十起我人员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尼日尔、巴基斯坦及墨西哥等地被绑架案件及其他多起涉我人员和机构海外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如韩国丽水火灾、巴基斯坦枪杀案、智利海难、加拿大工程事故、肯尼亚空难、南非持枪抢劫案、马尔代夫爆炸案、留学生乌克兰遭袭案以及巴基斯坦、缅甸局势动荡护侨等。
“依法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是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魏苇在采访中特别强调领事保护中心的成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与原领事保护处相比,领事保护中心人员扩充为15人,职责方面更加强调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协调、指导我国内有关部门和驻外使领馆妥善处理各类涉我公民和法人的领事保护案件;及时收集、分析和发布领事保护预警信息;加强领事保护理论研究,学习借鉴外国领事保护经验,调整、完善我国领事保护指导原则和方式方法;强化对中国公民安全和守法意识的宣传教育等。
杨洁篪外长在8月23日中心成立仪式上强调指出,领事保护是外交工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执政能力建设。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要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对祖国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重视做好这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机制为关键,以队伍建设为基础,积极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领事保护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魏苇指出,成立领事保护中心是适应当前海外涉我人员、机构安全局势的机制化举措。中心成立后,涉我海外安全案件的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与国内外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案件处理运作体制日趋成熟,必将对我整体外交工作形成有力配合和补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